.

两年开店超12万家,美妆仍难卖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_p2/

可以收快递,还可以买化妆品……在实体零售业一片“喊冷”声中,便利店的扩张却越来越凶猛。

近日,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连续3年保持10%以上高速增长,其增速远高于大型商超、小型超市、百货商店等业态。

青眼号外注意到,目前已有部分美妆品牌瞅准并进驻了这一渠道。那么,美妆究竟能否搭上便利店的“快车”呢?

01

新增数量超过去20年总和

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给实体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其中,超市的销售规模受到较大影响。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年Top超市企业销售规模为亿元,比年下降2.6%。这里面,有62家企业销售额出现负增长,负增长的企业数比上年增加近一倍(年销售负增长的企业数为32家)。

与之截然不同的是,便利店却在同类业态中脱颖而出。据了解,年-年便利店行业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3%、16%和17.7%,其增速远高于大型商超、小型超市、百货商店等业态。另据《报告》披露,年-年中国大陆便利店销售额从亿元增长至亿元,增速远高于美国、日本;中国大陆便利店门店数量3年间翻了近一番,从13.2万家到19.3万家再到25.3万家,而同期美国、日本门店数量均为负增长。

不难看出,中国大陆便利店在过去两年扩张迅猛。公开数据显示,年和年共新增了12.1万家便利店。这个门店数量在25.3万家总数中,占比接近一半。而有媒体报道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便利店足足用了20多年的时间,直到年才开满10万家便利店。也就是说,短短两年中国大陆新增的便利店数量就超过了过去20多年的总和。

青眼号外据公开资料整理了年便利店门店数量Top10,其中,易捷、美宜佳、昆仑好客位列前三,门店数量目前均已经突破了2万家。这当中,年成立的美宜佳在便利店行业有“隐形冠军”之称。公开资料显示,年-年,美宜佳从0家开到00家。年,美宜佳的门店数突破家,开满第二个00家,只用了3年时间。

“便利店的快速扩张与疫情有一定关系。”一位行业人士告诉青眼号外,便利店的灵活便民,为业主的物资配送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就是,便利店的近距离和密集特点,能满足消费者及时的消费需求。

02

在售品类5年间变化不大

作为实体渠道的一环,便利店的迅猛扩张之于美妆品牌,则意味着广阔的线下零售市场。事实上,“美妆+便利店”的布局在国外早已有之。譬如,在美国市场上,自年起,7-11率先推出自有美妆品牌“SimplyMeBeauty”。而在韩国,年韩妆品牌美迪惠尔和伊蒂之屋分别与GS零售和GU便利店进行合作,于便利店内出售推广相应的便携美妆产品。

与此同时,青眼号外通过走访武汉市场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家便利店了解到,目前进驻便利店的美妆品牌仍然不多,妮维雅、欧莱雅男士、曼秀雷敦则是其中的“常客”。而从品类上看,当前便利店依旧以洗面奶、面膜、护手霜三大品类为主,这和5年前变化不大。不过,当前部分便利店开始售卖修眉刀、美妆蛋等化妆工具。

另从布局上看,在青眼号外走访的多家便利店中,美妆产品和大日化产品基本上都被摆放在同一个区域。这当中,诸如面膜、洗面奶、护手霜等产品由于规格较小多数是摆放在上层货架上,而沐浴露、洗发水等产品则一般陈列于中下层货架位置。此外,美妆产品在便利店的陈列面积通常较小,且货架多位于便利店的里侧,外侧多为休闲零食货架。

而在青眼号外走访的多家便利店中,入驻有家便利店的美妆品牌最多且品类也最为多样化。不过,有家的店员却告诉青眼号外,“美妆产品在店内的销售并不乐观。”该店员表示,一方面,来店内购买美妆产品的顾客多数是应急用,但这类顾客并不多。另一方面,店内的部分美妆产品定价要高于网上,所以多数顾客会选择在线上渠道购买。

▍上为有家便利店凯德店;下为京东便利店汉街店

青眼号外还注意到,在该有家便利店同区域附近的京东便利店,则几乎“放弃”了销售美妆产品。该京东便利店老板告诉青眼号外,不卖化妆品是因为销售不好,顾客都不太相信这里的化妆品品质。在他看来,“现在的消费者都比较挑,更倾向于去化妆品专柜购买化妆品。”

03

美妆仍难搭上便利店快车

众所周知,近年来互联网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得线上平台销售一直都是美妆品牌的主战场。不过,随着当前线上流量红利有见顶之势,不少美妆品牌们又试图在线下渠道寻找新的增量。然而,“美妆+便利店”的零售思路在中国市场似乎还未到火候。

在市场走访中,多家便利店店员告诉青眼号外,“便利店的顾客主要是以购买鲜食和饮料为主,通常都是买完就会离开店铺,基本上不存在边吃鲜食边逛美妆的情况。”某国货头部美妆品牌的线下渠道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还未思考过在便利店销售美妆产品,因为风太大了,如果产品卖不出去,还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一般进驻便利店的美妆品牌,多数不是奔着销量去的,主要是为了增加品牌曝光。”一位资深行业人士认为,美妆产品在便利店的目标群体其实很固定,多数是针对那种应急用的消费者。比如刚好洗面奶或者面膜用完了,这个时候在网上买也很难及时达,那么去便利店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因如此,所以便利店卖洗面奶、唇膏等产品比较多。

一位有着20多年零售经验的行业人士则认为,便利店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渠道,但也有着天然的“缺陷”。在他看来,便利店的核心因素之一就在于便捷,这能够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希望及时达的购物需求。然而,同线上渠道售卖化妆品一样,便利店同样很难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式服务。

该人士进一步称,目前便利店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且在居民区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倒是可以思考的是怎样利用这种零售业态,真正去满足米甚至更短距离范围内消费者对美妆产品的需求。否则,目前便利店的发展“快车”,美妆仍将是很难搭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