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亏损750万,现年利润2000万,八年

专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本文看点

·便利店的规模扩张取决于什么因素?

·引进优秀人才如何影响这家公司的未来?

·CEO哪些素质会决定这家公司的成败?

撰稿:杨泽华

编辑:董金鹏

硬纸板铺在路边,三个人席地而坐。

啤酒、包子、花生米摆在中间,前方门店里的灯光投过玻璃门刚好把这片区域照亮。如果抬头,会看到橙绿相间的招牌,最中间是一个鸽子形状的LOGO,下面写着「Everyday便利店」。

这是每一天便利店的第一家店,坐在外面的就是每一天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张培彦、张志勇和柴大林。

初创业时,晚上如果没事,每一天便利店创始人兼CEO张培彦就会拉上哥儿几个聚在店门外喝酒。「啤酒就在店里买,顺便帮门店增加销售。」柴大林回忆,「在店门口喝还可以照顾店,半夜了员工看着也不害怕。」

柴大林和张培彦是老搭档,两人一起读高中,一起读大学,毕业了又一起进入蒙牛,一干就是八年。张志勇也是张培彦的发小,两人一起在安徽长大。为来到西安创业,他辞去了老家教师的工作,一度让家人不能理解。几个人凑了万元,在东新街开了第一家店。

张培彦喜欢喝啤酒,酒精能使他思维活跃。几杯下肚,三个人开始畅谈未来。

「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当成一个事业来做,这个事业可能后半辈子都要一直做下去。」这是每一天成立之初,张培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01

扩张

张培彦离开蒙牛,到南方散心,在深圳去过一家7-11,门店干净整洁,跟西安的夫妻店大相径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年6月26日,第一家每一天便利店在西安开业。从品牌商到零售商,不同的能力圈,是张培彦和团队必须跨越的楚河汉界。为确定第一家店的位置,张培彦开着一辆别克凯越,停在东新街计算人流,数了整整24个小时。

▲每一天便利店创始人兼CEO张培彦

东新街是西安夜里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从一个丁字路口,向南、向东两条街道,开满了各式烧烤、大排档。每天入夜,商家就开始从店内搬出桌椅,密密麻麻地摆在门前,只给店外的街道留出能过车的缝隙。晚上十点左右,这里一座难求。

「成群结队来这喝酒,喝多了就嚷嚷。」丁字路口东北角,每一天的店员是一个东北姑娘,因为喜欢西安的文化气息,两年前和朋友一起搬到这边生活。她告诉新经济人,过来东新街喝酒撸串的大多是本地的年轻人,喧闹的氛围持续到转天早上四点,人群尽数散去,商家才会准备收摊。

开店前,张培彦花了两个月时间,跑去深圳和广州调研。在7-11门店,张培彦经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跟店长聊,跟员工聊,问他们是怎么管理的,商品是怎么选择的……」

回到西安,他和兄弟们依旧是两眼一抹黑。第一家店38平方米,光选商品就用了三天三夜。「要说卖牛奶,我知道卖啥品牌……但你要说饼干卖啥,我真不知道。」张培彦告诉新经济人,最后团队跑到人人乐和华润,一个一个去抄商品条码,才把店里的商品初步定下来。

开第一家店时,张志勇兜里揣着两三千元现金,骑着电动车,到丰庆路批发市场进货。装满货再往回赶,往返需要两三个小时。开第5家门店时,他们才把电动车换成面包车;做到10家店以后,建了第一个多平方米的仓库。

创业八年,物流中心搬过三次家。有一名员工,从第一个仓库就在每一天便利店的物流中心工作。第二次搬迁时,团队白天拣货,晚上搬库房,第二天又要拣货,他累得撑不住了,一边哭一边干活。「我感觉已经非常非常努力地在这干来干去,为啥还有这么多活没有干完。」他事后回忆说。

每一天开业时,唐久也刚刚在四个多月前进入西安。唐久是山西便利店品牌,上世纪90年代创立,在山西拥有约0家店。新经济人了解到,唐久至今仍是每一天重要的竞争对手,目前在西安有家店,在单店管理上与每一天不相上下。

张培彦琢磨怎么用最少的钱,在最短的时间,干最大的事。想来想去,就两个字:团队。他知道,每一天要全速狂奔,需要一个团结、能打的团队。年,张培彦住着一套两室一厅80平方米的房子,却给打仗的兄弟们配上了宝马、奥迪。

年,国有企业、资本集团、创业公司几路人马相继杀入西安便利店市场。各家疯狂争抢点位,陷入恶性竞争,每一天也在全速狂奔。年底已经开出70多家门店,初步占据了领先位置。以后每年,每一天以家门店的速度在扩张,一直到年底,达到多家门店。

年,西安便利店市场洗牌,七八个便利店品牌相继倒闭。因为张培彦的野心,每一天便利店也在这一年,经历了生死时刻。

02

收缩

张培彦在蒙牛工作过八年,带着非常浓厚的蒙牛基因。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他说:「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看谁的脑袋硬。」

牛根生是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每一天便利店也受此影响。马云、刘强东做了零售业的天网,张培彦想打造地网。

年,张培彦在北京、天津、内蒙等地陆续成立分公司,希望把每一天在西安的成果复制到全国。巅峰时期,他们向东扩张,在北京开了5家店,天津开了2家店,最西到了阿拉善。

阵势拉开半年,张培彦发现不对劲。从阿拉善到天津,大约有1多公里的路程,市场差异极大,供应链跟不上,人员培训跟不上,后端支持也不够。六家分公司本该是六只触手,牢牢盘住北方市场,后来却成了六条枷锁,捆住了张培彦和团队的手脚。

年,每一天便利店盈利万元;年,亏损万。

转折点发生在年。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中欧商学院的教室里,赵先德的一堂供应链管理课,让坐在前排的张培彦如梦初醒。

张培彦意识到,自己那会儿膨胀了。在固定模式打磨完成之前,就开始大范围扩张,低估了各地市场环境的复杂程度,无异于跳入火坑。他后来复盘,说:「你在西安盖到三层,理论来讲,开子公司应该从三层起盖,但内部管理流程和制度没有形成,还是从零开始干。」

转天回到西安,张培彦召集高管开会,决定停止全国扩张,只保留宝鸡和郑州两个分公司,战略上聚焦西安。郑州是距离西安最近的省会城市,也是张培彦挺进中原的一个桥头堡;宝鸡则是三四线城市的代表,并且在西安公里配送范围内。

每一天创始团队多数是销售出身,狼性文化十足。在各地跑马圈地,这样的特质让开店速度领先于竞争对手。

帮便利总经理苏红提起每一天团队拓展市场的能力,毫不掩饰内心的自豪感。年,B2B业务为拿下咸阳市场,派出一支40人的团队,3天时间将咸阳的便利店扫了两遍,总共家店,几乎全部装上了帮便利App。

但当业务达到一定规模,运营能力成了团队短板。

「你要做全国,能不能先把西北做好?做西北,能不能先把西安做好?做西安,能不能先把一条街做好?」一连串反问表明,张培彦开始思考精细化运营,他的野心也从中国北方的广袤市场,缩入一个小小的便利店中。

年6月,在接受新经济人采访时,张培彦说:「把我们之前的东西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下一个快速扩张和复制的阶段。」

▲每一天便利店内部陈设

战略收缩容易,精细化运营则考验着更多的东西。年的转折点,部分受益于张培彦提前做的人才布局,让每一天便利店快速触底反弹。

胡纯生是广东人,曾管理深圳百里臣便利店,在与7-11等日系玩家的竞争中不落下风。年,张培彦结识了胡纯生,年4月,后者加入每一天便利店,担任副总裁。

胡纯生加入后,每一天便利店开始一系列精细化运营变革,涉及商品、陈列、服务、卫生等。

很快,不动销的、同质化的商品被砍掉了,同时引进了南方的流行商品。比如,砍掉不动销的同质化鸡腿,腾出来的空间摆上周黑鸭的鸭脖。那时,维他系列饮料在广东很火爆,胡纯生将其引入每一天,一直卖得不错。现在,每一天保持着每月6%的淘汰率,商品周转率20天左右。

胡纯生还规范了陈列。集中陈列、关联陈列做得更加标准,显眼的位置不再分配给大众化的商品。「像可口可乐,进任何一家小店你都知道有卖的,那你没必要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但是我现在引入日本的樱花可乐,可能人家并不一定知道我们有卖,我们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摆新品,这样消费者接触的机会多了,更多人就会去买。」

年6月26日早上八点,每一天便利店大话南门壹中心店中循环播放着《空空如也》《Despacito》等抖音热门歌曲。门外下着小雨,店长李琦(化名)将放有雨伞的货架摆到店门口,然后将地上的空纸箱踩扁,堆在一起搬到后方的仓库里,接着把地面上的脚印拖干净。

她的下一项任务是将货架上商品补齐,从左边冰柜中的酸奶、饮料、啤酒,中间的日用,一直到右边货架的休闲零食、面包。其中,圆形包装的饮料、桶装泡面,她都要一一将商品的LOGO转至正前方,方形包装的薯片、饼干则需要她在一侧轻推,将一层的商品码紧。

期间不时有顾客进来购物,她需要跑过去收银。一位老人在卖面包货架前驻足,李琦在一旁提醒他前台有买一送一的特价面包。

每一天便利店的收银流程要求,顾客结账时收银员必须执行口头推荐,根据顾客购买的商品,顺带搭配一个产品推荐给顾客。「比如给买早餐的顾客推荐牛奶,下午推荐烤肠等休闲零食,或者推荐当期促销商品等都行。」每一天便利店运营总监臧昆告诉新经济人,口头推荐是近期主抓的细节。

臧昆下面有7位区域经理,负责门店的督导。西安家直营店,每两周,他们要到每家店跑三次,平均一家店停留二十分钟,观察店面、服务、卫生等方面,发现细节问题,对店长和店员指导。区域经理的KPI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所负责门店整体的销售额,另一部分则是鲜食和低温食品的销售额。

年,每一天便利店与蜀海供应链等厂家合作,在门店推鲜食。鲜食主要有玉米、茶叶蛋、粽子、烤肠、关东煮等。后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鲜食开发部门,研究最新的鲜食品类。

刘俊杰刚加入时,遇上年「全场第二件半价」活动,他所负责的店业绩增长明显,在公司获得了名气,领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4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