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文/陆睿)在韩国,垃圾分类制度已经实行二十余年,主动承担分类责任成为韩国市民的日常习惯,这一制度为韩国环保事业做出了不小贡献。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韩国的垃圾回收率高达84.4%,垃圾分类回收的产出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名列前茅。细观韩国垃圾分类制度,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与借鉴。
分类标准细致严格
韩国将垃圾大体分为四大类:一般生活垃圾、饮食物垃圾、可回收垃圾和特殊大件垃圾。其中一般生活垃圾是指无法进行回收使用的垃圾,饮食物垃圾指可用作动物饲料的垃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厨余垃圾和食物残渣并不属于这里所说的饮食物垃圾的范畴,如肉类骨头、鱼刺、蛋皮蟹壳、坚果外壳、果核茶渣等均应归入一般生活垃圾。
可回收垃圾可进一步细分为塑料类、塑料包装类、玻璃瓶类、纸类、钢铁制品类等,居民要按要求分门别类将这些垃圾分开投放在不同收集箱内,便于将垃圾再生利用。
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复杂细致且严格,初来乍到确实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熟悉。对于护肤品空瓶这样多种材质混合的垃圾,如果分类归置比较困难,应该划为一般生活垃圾扔掉。
在韩国,如果有废弃的大宗电器或家具需要处置,程序略显复杂一些。首先应到社区居民中心登记申报,先行缴纳垃圾处理费后领取有居民中心印章的单据,将单据贴在待处置的大件物品上于1至2日内丢弃到指定地点就可以了。此外,涉及过期药品这样特殊的垃圾处理,还需将药品拿到社区附近药局,投放在专设的废弃药品处理盒内。
计量收费减少垃圾
韩国现行的是垃圾计量收费制度,丢弃一般生活垃圾和饮食物垃圾必须前往超市或便利店购买专用的“从量制”垃圾袋。换句话说,如果要扔生活垃圾,必须购买单独专用的垃圾袋而不能使用普通购物塑料袋。以首尔市为例,各区厅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家用垃圾袋按一般生活垃圾和饮食物垃圾分为两种,大小规格有10升、20升、50升、升等,不同辖区的垃圾袋不可互换使用。“从量制”垃圾袋价格普遍较高,首尔钟路区20升容量的生活垃圾袋售价为韩元(约合3元人民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废弃物排放,从源头上压缩可燃烧垃圾处理量,鼓励人们更多使用可回收制品。
韩国垃圾计量收费制度可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原先垃圾处理费用以家庭住房面积和纳税额度等为依据计算出固定数值,不管每月投放多少垃圾按照同一标准收费,但这一制度下垃圾扔多扔少与自身负担的费用并无关系,大部分韩国人难以意识到减少垃圾投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年4月,韩国政府决定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按垃圾投放量的多少收取处理费的试点制度,次年该制度在全国范围铺开。得益于计量收费制度的实施,仅4年时间韩国生活垃圾排放量就减少了23%,与此同时可再生利用的垃圾投放量大幅增长74%,在督促人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促进可再生垃圾循环使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专人管理指导分类
此外,垃圾丢弃和清理时间也有严格规定,通常每日垃圾投放时间为日落至子夜之间,但是具体何种类型垃圾在一周中的哪一天投放,各辖区甚至各居民小区都有不同规章制度,在扔垃圾前务必要了解清楚。如果不按规定时间或不按分类规则胡乱丢弃,将面临10万韩元(约合元人民币)至万韩元不等的罚款。
通常各小区的垃圾投放点都有专人把守,对不正确的丢弃方式给予及时纠正。垃圾收集站还会设置电子监控探头,这对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起到监督和约束效果,提高了人们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
近年来,韩国在减少一次性垃圾上不断作出新的尝试。如今首尔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已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取而代之顾客可以选择购买纸袋、环保袋或“从量制”垃圾袋盛放商品,也让“身价不菲”的专用垃圾袋有了新用处。
生活在首尔市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因为长期以来居住的公寓都设有垃圾分类站,垃圾分类已变成生活习惯,因为在分类站旁一般有专人随时管理,对自己进行垃圾分类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