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便利店之都”?
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发布,东莞饱和度领跑39城
9月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其核心数据为39个重点城市便利店的饱和度、门店总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营商环境情况。综合结果来看,厦门、太原、东莞、广州、长沙的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前五位。
调查结果显示,年城市门店数实现正增长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79.49%,其中厦门市的便利店数量增长率达到了10.34%,是所有城市中增长最高的,其次是济南和贵阳。门店数减少的城市占所调查城市总数的15.38%,有银川、南宁、惠州等六座城市出现负增长。
在城市便利店饱和度方面,东莞以平均人拥有一个便利店排名全国第一,长沙以人/店居第二位。此外还有10个城市平均上万人才拥有一个便利店,其中重庆以人/店位居39城最后一位。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仍然不高,占比超过70%的城市分别是成都、广州、上海、莆田、温州、海口、福州以及南宁,均为南方城市。调查结果证实,24小时便利店比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化,这样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经营成本等市场因素造成。
本组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解读:在过去几年的零售消费市场中,便利店是实体零售中少见的保持增长的业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便利店依托成熟的供应链输送生活物资,公共服务优势愈发凸显。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亿元,社区型门店成为便利店扩展业务的重点。从门店规模看,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25.3万家。
作为最接近生活的零售业态之一,便利店的密度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便利感。以北京为例,同为一线城市,广州平均每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深圳和上海分别为人/店、人/店,而在北京,这一数据是人/店。
事实上,跟国际上便利店发展成熟的市场相比,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密度都远高于人/店,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便利店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自年商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以来,各城市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来支持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政策利好下,便利店作为零售业态的主要发力者,将持续发挥其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
本期编辑
杨欢
原标题:《城市24小时
最新城市便利店指数:厦门太原东莞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