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甜的年轻人和他们的无糖狂欢

白癜风可以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15.html

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恐惧糖,恐惧脂肪,恐惧热量。我们吃了一点点,喝了一小口,走了一小步,都在比较和计算。我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狂热地消费,看见“0糖0脂0卡”,第一个念头就是:买它!

这是空前矛盾的一代。一出生就遇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中国的强大而骄傲,同时也拥有了比以往任何一代人更多的焦虑。我们害怕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更加勤奋,自我管理,不停地自我管理,以满足流行风潮对于一个正常人的要求。

谁能抓住这个风潮,谁就走在了前面。

一个成立不到五年的公司,以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改变了一个行业的消费理念,让无糖饮料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他们试图借此开辟一个新格局,在国产品牌崛起和新健康的风潮下,追赶并超越世界巨头。问题是,他们能成功吗?而这种成功又意味着什么?

采访、文甜茶

年3月12日,黑建涛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是格林纳达驻中国大使馆的秘书打来的。秘书是黑建涛的朋友,含糊地向他转达了一个意思:因为一张拍摄于年的老照片,可口可乐,这家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已经找了他四个月。

49岁的黑建涛,是北京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老板,业余时间在央视体育频道做高尔夫节目的解说。步入稳定平和的中年后,除了偶尔喝一罐可乐,他很难想象自己和可口可乐之间有什么更多的联系。大使馆秘书随后发来一张照片:八达岭长城上,一个穿绿色军装的小男孩,右手握着一瓶红色罐装可口可乐,男孩正用吸管喝着可乐,皱紧眉头,似乎有点儿不知所措。

“你仔细瞧瞧,照片中的小孩是不是你?”秘书说。

这张照片来自于一名叫詹姆斯·安丹森(JamesAndanson)的法国摄影师。年3月20日,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他通过朋友的帮助,获得了一张中国签证,临行前顺手在包里放上了几罐当时代表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他来到北京,游览了八达岭长城,旅途快结束时,遇见了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孩,忽然有了灵感。在翻译的帮助下,他获得了男孩父母的同意,递过去一罐可口可乐,让男孩摆拍了几个姿势。

詹姆斯·安丹森来自知名的新闻摄影机构“西格玛图片社”。回国后,他将其中一张照片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取名为《红色中国的第一罐可乐》。这张照片被看作当时中国对美国文化开放态度的象征。不过,这罐可乐实际上并非新中国的第一罐可乐。在詹姆斯·安丹森到达北京的两个月前,箱可口可乐从香港经火车运抵广州和北京,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重返中国大陆市场的国际消费品。

对于那次长城之旅,黑建涛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他记得那天一家人很早就出发了,凌晨五六点在西直门赶绿皮火车。他也记得在长城上见到了一个外国人。外国人似乎还送给了他一颗吃完会将舌头染色的水果糖。至于喝可乐、拍照这些事儿,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但黑建涛的父母认出了照片上的男孩,就是他。

黑建涛在北京长大,父亲曾是邮电部的工程员,母亲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他的童年时代,饮料是奢侈品。他那时最爱喝的是国产饮料北冰洋,一毛钱一瓶。考试考好了,父母才会奖励他一次喝饮料的机会。

等到黑建涛上高中时,街头有小贩做散装可口可乐的生意,他才有机会尝一尝这在当时很流行的汽水。小贩用一个大桶装满可乐,孩子们可以用两三毛钱买回一杯。最重要的是可以散装带回家,一点一点喝。每当碰上摊贩,黑建涛就会买回家和妹妹分享,一人一口,觉得特别洋气。

中国的饮料市场也大约刚从那时起步,而可口可乐是最重要的模仿对象,重庆的天府可乐、山东的崂山可乐等等都在那时面世。年,中国将饮料纳入“国家计划管理产品”,许多地方都建有饮料厂,最出名的是“八大汽水厂”。但到了年,“八大汽水厂”多数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合资并购。在中国饮料史上,研究者借用了《三国演义》中的典故,为这一事件取了一个略显悲壮的名字——“两乐水淹七军”。随后,中国台湾的康师傅和统一进入内地的饮料行业。

但黑建涛那时最喜欢的饮料还是可乐。年,他考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他从北京购买邮票拿到南京卖,赚了的钱就买可乐请女友喝。

喝可乐,喝外国饮料,在那时仍然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大学毕业后,和很多职场人一样,黑建涛的体重迅速往上涨,最疯狂的时候涨了20斤。过了35岁,每次体检,医生都叮嘱他要减肥。

黑建涛身材高大,有一副立体的五官,开口是标准的播音腔。他喜欢穿休闲蓝色条纹polo衫,每当polo衫贴近身体就会显现出肚腩的弧线。他报名过一个减脂培训班,持续了半年,每周三次。那是一家位于北京建外Soho的俱乐部,黑建涛每次进门后先上秤,随后有人替他按摩腹部一小时。他相信这是“意念减肥”,有“刮油”的作用。他每天还需要将食谱发给营养师。营养师叮嘱他:尽量减少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

那段时间,他中午就去办公室楼下的日料店,点一个日式小火锅,但只加三样东西:白菜、豆腐、魔芋。晚餐更为简单。他购买了减脂班售卖的代餐片,4、5片就能提供饱腹感。现在他家里的客厅储物柜里还留着一瓶“壳寡糖压片糖果”,一瓶“小球藻压片糖果”。“这是小灰灰,这是小绿绿。”他给索然无味的代餐片取了两个亲昵的绰号。

现在,黑建涛越来越看重健康。他保留了每天上称的习惯,通过控制饮食和打高尔夫维持体重——他每周打一次高尔夫,平均每次在高尔夫球场内行走步。他几乎不考虑可乐了——每毫升含糖10.6克。他开始尝试寻找一些无糖饮料,但对它们印象并不深刻。

年,在北京的一家便利店,黑建涛注意到了一款叫做“燃茶”的饮料。黑色的瓶身上写着一个醒目的金色“燃”字,同样醒目的标明着“无糖”。

他记忆犹新——“这难道能燃脂吗?”他马上买了一瓶。

许杰参与设计了“燃茶”这款产品,在多个名字里,设计者最后挑选出“燃”这个字。许杰是元气森林产品部门的一名员工,也是一个90后,但她说自己在团队里属于老人。

元气森林是一家成立于年的中国公司。在公开的新闻报道中,它的创立有一个玩笑似的起因:元气森林的CEO唐彬森,此前更为出名的身份是智明星通公司的创立者,曾打造过流行一时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唐彬森看到身边的同事工作强度很大,常常吃外卖和喝饮料。

唐彬森判断,中国人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未来几年会有一场“健康潮流”。而在这种新潮流的影响下,中国未来一定会出现一家和可口可乐同等量级的消费品牌。

但在当时,尽管有如此雄心,唐彬森和初始团队却总是碰壁。在公司注册成立的第5个月,做出了两款饮料,结果并不理想。

样品摆在桌上,团队内部都很难喝完。有人建议他把产品放到下沉市场低价出售,唐彬森拒绝,这样做会损害刚成立的品牌,于是,他们又额外花了一百万将这些饮料销毁了。

经历了第一次失败后,唐彬森希望做一款茶饮,也是大家喝的最多的饮品。

许杰在这时加入了创业团队。她被告知可以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一款饮品。那时候团队不超过10个人。他们在北京知春路的锦秋国际办公楼租了一个大约六、七十平米的工作室,办公桌上每天都摆满了市面上的茶饮,轮流试喝。

在当时的中国饮料市场上,茶饮口味十分两极。有的太甜,喝起来像饮料,不是茶。有的喝上去又太苦太涩,很难被年轻人接受。

他们决定要在中国人的口味中寻找到一个中和点:能不能做一款中和的茶饮?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于甜味的喜好,又能喝到茶味。但最重要的,还要“健康”。

首先是茶叶,他们最后选择了味道较为醇厚的乌龙茶,其次是代糖。安赛蜜和阿斯巴甜这类最常被使用的高倍人工合成剂,马上遭到了否决,取而代之的是赤藓糖醇。这是一种当时国内很少有饮料商家使用,但很天然的一种代糖。最后,他们还决定往饮料中添加一些膳食纤维。

确定基础的配方后,许杰和其他成员每天都会在午饭期间端30-50杯饮料,到写字楼的开放式食堂里找白领们做口味测试,同时携带比照品。她常常会被陌生人拒绝,但也遇见了许多抱着好奇心的年轻人。

每当对方喝完饮料,她会邀请他们填写问卷:这几款饮料中,你最喜欢哪一款,最不喜欢哪一款?为什么?

经过很多次比例修改后,他们确定了最终的配方,随后设计出了简单直白的包装:黑白配色(在此之前,其他饮料都更习惯艳丽的配色,比如绿色和红色),苗条的瓶型,将汉字“燃”放到最大,同时在包装上强调“膳食纤维”和“无糖”。这一年底,元气森林在微博的众筹平台上推出了这款产品。

年夏天的一个周末,许杰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