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动态清零?
当出现本土疫情时,政府各部门发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传播链,争取社会面无病例。
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动态就是疫情发生与清零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清零也不意味着全域静态管理,动态清零追求的是尽可能避免全域静态管理。
比如说甲地的一起疫情扑灭了,乙地可能发生一起疫情,乙地疫情扑灭了,丙地可能还有疫情。
清零,就是从有到无的过程,就是把疫情消灭的过程。
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在经过大约一到两天的病毒复制,增长后,开始向身体外排出病毒,并持续约七到十二天。
感染者在向身体外排出病毒时,就具有了传染性,能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动态清零的核心就是斩断传播链。
二、什么是社会面清零?
一般是指新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都是在隔离管控场所发现的。
社会面不会出现阳性感染者,但“社会面清零”并不代表风险的彻底消除,依然存在未被发现的感染者。
三、什么是社会面管控?
临时社会面管控不是封城,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鼓励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小区会实行一门进出,市民群众在落实扫码、测温、登记、戴口罩措施后可以正常出入。
社会面管控还能买米面粮油蔬菜等必需品吗?答案是可以的。
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医疗机构正常营业,但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杀、限流措施,空间狭小门店要做到人不进店。
四、什么是静态管理?
静态管理,对个人来讲执行的是封闭管控,足不出户。
对企业来讲,可以执行审批制,特殊行业审批通过后可以正常开工。
静态管理下,高铁、飞机是正常运行的。
五、关于动态清零的几大误区
动态清零误解一:零感染
动态清零,不等于零感染,与零感染有着本质的区别。动态清零是指对于发生的新冠疫情,发现一起、消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从疫区传播扩散其他区域。
动态清零虽然不追求零感染,但要实现消灭一起疫情,又要求在疫情所在地及时阻断传播,没有新的感染发生。换句话说,不要求全国在某个时刻无新冠感染,但对于每一起发生的疫情,都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扑灭。
动态清零强调的是社会层面感染者清零,不要求疫情所在地没有感染者。所谓社会层面清零,是指在社会自由活动的人群中没有感染者,即使隔离管理的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感染者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处在隔离状态,不会向社会传播扩散。比如,甲地,在核酸筛查中发现了名新冠感染者,其中50名感染者来自门诊就诊者筛查和社区筛查,另50名来自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那么,甲地就未达到社会层面清零。乙地,在核酸筛查中发现了名新冠感染者,但所有感染者都来自隔离观察的人群,而在社区筛查和门诊就诊者筛查中未发现感染者,那么,乙地就实现了社会层面无感染者,只要连续在社区筛查和门诊就诊者筛查中未发现感染者持续一个最长排毒期(以核酸检测为指标)或者一个最长潜伏期(以确诊病例为指标),就实现了动态清零。
动态清零误解二:封控
一些人把动态清零的措施,与封控措施等同起来,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全城封控。动态清零采取的措施,取决于疫情发现的阶段,如果发现的早,只需要隔离治疗病人,加上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就能够实现清零。比如,过去两年,上海市先后发生12起新冠疫情,每起疫情最多发生病例数都没有超过25例,就控制住了,实现了清零,根本就没有采取任何封控措施。只有当疫情发现晚,或者,虽然发现较早但没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住,出现了较多的社区传播的情况下,才使用封控措施。
动态清零误解三:全员核酸检测
还有一些人把动态清零的措施,与全员核酸筛查措施等同起来,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全市全员核酸筛查。同样,只要疫情发现的早,传播链清楚,顺着传播链,把密切接触者发现出来,就没有必要做全员核酸筛查。
只有当疫情发现晚,或者,虽然发现较早但没能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住,出现了较多的社区传播、且传播链不清楚的情况下,才使用全员核酸筛查措施。
动态清零误解四:影响经济
有些人一提到动态清零,就想到对经济影响大。实际上,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如果疫情发现在第一代、控制在第一代、消灭在第一代,对经济建设没有影响,只能是提供安全环境。
如果疫情发现的比较早,比如发现在疫情传播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对经济发展也没有影响。
如果疫情形势发展的比较严峻,需要采取较大范围的全员核酸筛查、封控措施等,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数学模型专家初步分析,动态清零策略对当地GDP的影响,仅相当于非动态清零策略对经济影响的一半。
原标题:《防疫课堂
?什么是动态清零?需要封控么?动态清零VS静态管理!一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