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宅女宅男成为主流,为

90年代的日本人究竟有多富有?到现在这依然是一个神话。那个时候经常流行的说法就是“在日本打一年工,回到上海就可以买一套房子”。

但不同于30年前的“刹那主义”,推崇及时行乐,反观现在的日本却被称为“低欲望社会”。“宅文化”盛行、晚婚晚育的青年逐渐增加……

日本社会发生了什么才致使被冠以“低欲望社会”的称号?

01“低欲望社会”的现状

之前就有日本著名的经济学者大前研一,写了一本关于日本社会消费需求的书《低欲望社会》,这本书从作者的角度描绘了日本的普遍现实:

“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和干劲,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

确实,在日本社会中,人口减少,社会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青年人们逐渐增加;国民虽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少企业组织也有着高额度的内部准备金,但是投资比例却很低。

如果资金不进行投资,那资金的作用就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货币宽松政策,还是公共投资等手段,都没有办法根本性的提高消费者的信心,更不用说振兴日本社会经济了。

这些年来,日本社会中年轻的购房者人数越来越低,社会上充斥着不愿意买房买车的年轻人。“宅文化”盛极一时,大多“佛系青年”都待在家里,一日三餐从简,怎么方便怎么来。而女权更是在日本没有前途,不婚、不孕、不购房,这才是日本年轻人最普遍的状态。

这种现象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日本的银行存款储蓄率长期为零,而本国的国债指数是GDP的%。可就算如此,总不能将日元从银行中赶出来,从而刺激社会的经济发展。

经济没有办法得到振兴,更多的男人们宁愿永远宅在家里;但同时也正是这些年轻的劳动力,宁愿宅在家里也不主动挣钱,造成了现在日本社会的经济没有办法发展起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日本社会其实是为宅男宅女提供了最舒适、最利于发展的土壤。

宅男宅女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他们的父母,实为“啃老”;另一部分来自于有限的经济投入,通常情况下只是打打零工,挣到的钱够用就行。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这也带了些讽刺意味。

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宅女宅男成为主流,为何大家都不想努力了?

02日本人有“宅”的条件?

在日本地区最常见的便利店做兼职,时薪约为日元,相当于人民币57元。如果一个礼拜干活四天,一天工作八个小时,那么一个月下来的月工资可以达到12.8万日元。

在考虑住宿的问题,只要不租住在市中心的地方,稍微偏一点就可以用5万日元左右租到性价比较好的单间。剩下的前4万亿日元用来吃饭,居然还有两万日元可以用来买游戏和手办……

其实这已经是大多数日本社会中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了,而且还是从乐观的角度考虑的。

实际情况中,大批的年轻人已经选择一周只上2~3天的班,用尽全力来压缩自己的消费。他们秉承着“挣多少,花多少”、“一日三餐重从简”观念,在压制自身消费冲动的同时,能宅在家里,多一天是一天。

看到这里有些网友可能会说,“日本人的收入并不低,他们有宅在家里的条件”。事实可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日本社会,中国民在年的平均工资为美元,处在当时全球排行榜的前列,甚至比美国的平均工资美元还要高很多。在当时,我国的平均工资是38美元,是当时日本平均工资的1.7%。

而到30年后的今天,日本的平均工资是美元,比之前增长了28%的幅度。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年公布的最新状况,我国平均工资为美元,增长幅度约为%,这夸张的增长幅度是日本倍左右。

如果再加上美国滥造美元、或者日本的疯狂货币贬值,那么日本国民工资可以说是在30年内没有变化,甚至往后倒退了一些。

所以日本的“宅文化”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条件,而是在社会生存中不得已之策罢了。

03“昭和男儿”到“平成废宅”

什么叫“平成废宅”?

“平成废宅”原本是一个网络流行词,等一些年轻人用来形容自己没有追求,在生活中只知道享乐安逸,这个词中间包含着很多自嘲、心酸和无奈。

21世纪之后,日本进入了所谓的第四消费时代。或许是因为社会福利加强化,同时生存环境也逐渐变好,大多数日本人不再追求所谓的“出人头地”,随遇而安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生存状态。

“平成青年”自然指的是大约出生在明仁天皇在位时期(年-年)的日本青少年,这一段时期,日本使用的是“平成”年号。

日本究竟是怎样从“昭和男儿”变成了“平成废宅”?仿佛从年开始,有很大一部分的日本人都开始失去了从前的斗志。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已经享受了不应该得到的一切。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日本在75年前因为靠美军为其提供w安妇,获得了美国对这位“伙伴”忠诚度奖赏,享受了不应该得到的一切。而最后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

已经坐过台的女人,为什么难上岸?吸过d的人们为什么很难戒瘾?一个游戏如果开过了外挂,为什么人们就觉得这个游戏废掉了?其实这就是日本现在状况的成因。

“平成废宅”出现,其实是有很多原因导致的。

就比如日本的阶层固化,使得日本本身根本不会给新兴企业机会,而失去创新能力的后果就是被美国实时卡在了制造业的中端位置。但这些并不是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问题的根本在于日本已经失去了奋斗的精神。

观察如今的日本大多数企业,大企业中为了逃避员工相应的责任,几乎一半的员工都是外聘。

然而就在30年前,日本社会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大企业却都是实行高薪加全球度假的政策来吸引人才。普通的员工入职之后,每天“摸鱼”几小时之后,去结婚,去购买昂贵的礼服婚纱,飞到澳洲或者斐济等旅游胜地悠闲地度过蜜月,这几乎成了正常现象。

而如今的“平成废宅”即使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也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就好比当一个人可以轻松一个小时挣到20万之后,还会在一如今块钱的工资浮动吗?

04结语

一个人进行一场赌博,不怕一开始就输得彻底,就怕是曾经赢过。

如今日本人拥有过不属于自己的繁华之后,当然也会发出疑问:奋斗还有意义吗?不管是“宅文化”还是不婚不育的人越来越多,如今低欲望青年盛行的日本社会,终究表明了一个事实:日本人可能最终选择了“躺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