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自驾游感受之一为何被称为车轮上的国

有人认为,中国与美国同样幅员辽阔,因而咱们对汽车的需求,与美国是一致的。通过实地探访,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一定完全正确。美国之所以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主要是源于自身情况。而这种情况,与咱们存在差异。

美国恐怕是世界上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在那里,汽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除非身处纽约等极少数城市,家里没车的话,几乎寸步难行。所以,美国人口3.3亿,汽车保有量2.6亿。反观我国,人口14亿,汽车保有量2.5亿。不过,如果以此断定,咱们的汽车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的话,或许会陷入误区。为什么这么说?源于以下几个感受。

第一,居住非常分散,公共交通无法全面覆盖,只能靠私家车解决出行问题。

美国人的居住,特别分散。分散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比如:普利茅斯是美国源头之一,当年的五月花号,就是在这里停靠的。镇内只有几条街,房屋不多。当我来到镇的外围,沿着一条僻静的小路,往山谷深处走时,惊讶地发现,密林中,竟然还藏着一座座屋舍。

后来我才注意到,全美国,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见到类似画面。

许多房屋,零零散散地分布着。十分密集地拥挤在一起的场面,有,但不多,起码不像欧洲那么多。

由于居住过于分散,住家附近,往往没有任何商业设施。在我看到的范围内,零散分布的居民,只能驾车来到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那里通常会有个面积很大的商业集中地。

著名的硅谷,也是如此。与我脑海中的高科技发展区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个巨大的森林度假村,诸多公司并不像北京五道口、上地那样紧密排列,仅靠公交或走路,真是难以想象。一位移民到此的友人,花费70万美元买了个住宅,除去房屋、车库、仓库,还有个多平方米的花园。环境虽美,可就连日常买菜,也必须开车数公里。

即使收入不算高,只能租一间公寓,照样住的很分散。比如这所我在得克萨斯州看到的“居民小区”,小区面积很大,但主要是湖泊、草地和树林,居民楼只有10余栋。

小区里的两居室每月租金美元,附带车库。其中有一户居民,夫妻俩每天各自开车上班(因为方向不同),行车时间40分钟,孩子则是乘坐校车,无需家长接送。据介绍,这座城市公交车很少,且仅限于部分地区。对于他们来说,乘公交车上班,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仅仅用买车便宜、油费便宜、收费公路少等经济原因,解释美国汽车普及率高,我认为不一定全面。

事实上,私家车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是必需具备的交通工具——这是他们的居住特点所决定。反观新加坡、东京以及我国香港,虽然当地人收入水平很不错,许多人买得起车(即使新加坡有拥车证制度),可由于居住密集,公交发达,汽车并非生活中的刚性需求。事实上,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也是如此。

第二,道路与公路十分密集,路权清晰,执法严格,因而车流还算通畅。

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对汽车的依赖性非常高。汽车在美国,作为一个纯粹的交通工具,使用频率高,是显而易见的。满足这种需求的基础,是十分密集的路网。美国的路面算不上太好,不如我国那么平整,但对于“网”的设计,显然是用了一番心思。从而使驾车人无论想去哪,都能很方便地前往。

美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实际上,人们主要集中在东海岸与西海岸,中间数千公里的土地,人烟稀少。所以,东西海岸地区的汽车密度,非常大。比如下图,是在华盛顿以南公里的一个小镇附近拍的——晚上8点,高速公路上的车流,犹如洪水一般,每辆车都以很高的速度,紧跟前车,滚滚向前。目睹此景,当时的我,感到十分震撼。

车辆如此之多,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行车还算顺畅。原因在于路权清晰,执法严格。关于这个话题,我的感受很多,打算日后单独撰文一篇,再做详细记录。

第三,停车比较便利,停车场、停车库、路边停车,多种方式并存。

车虽多,停车却比较方便。许多公共建筑,都配有面积庞大的停车场。比如,下图是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的火车站,这张照片只能看到车站的一边,在另一边,还有面积更大的停车场。在尼亚加拉瀑布旁,则建有数座面积庞大的停车楼。总之,无论走到哪,都很容易把车停下,几乎用不着为停车发愁。

与日本不同,美国绝大多数路边,都可以停车。但通常限时2小时,有些甚至限时15分钟。此举看似严厉,但实际上为驾车人提供了便利。

无论是占道停车,还是停车场、停车库,都需要交费,免费停车并不多见。比如在波士顿,这个23美元的停车库,算是比较便宜的,在它附近,还有好几个29美元与32美元的停车库。

第四,围绕驾车的服务,周到而繁多,非常便利。

先说说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东海岸,华盛顿/费城/纽约/波士顿一线,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与我国相似。服务区内同样是加油站、快餐厅与便利店。不过,这样的服务区在其它地区,我就再也没见过。

其它地方的服务区,只有个面积不大的卫生间,有些还配有自动售货机。

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很简单的服务区,在美国是主流。虽然简单,可卫生状况不错,设备也很好,饮用水、冷热水、暖气、纸巾、卫生纸、洗手液、暖气,一应俱全。

您可能会问,服务区如此简单,加油、餐饮在哪解决呢?

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每当临近某个出口,往往会看见这样的牌子。比如下图,它告诉你,在出口处,有麦当劳、星巴克等餐饮店。

另一块牌子告诉你,同样在出口处,有假日酒店等汽车旅馆。

最后一块牌子,显示的是出口处,都有哪些加油站。

到了出口处,您会看到数根高高耸立的标志牌,想去哪个店铺,很容易就能找到。

事实上,这些店铺周围,都是巨大的停车场。

其中,在餐饮方面,最为常见的是麦当劳,其次是赛百味。在我国很常见的肯德基,并不多见。美国的麦当劳,绝大多数都能实现车内点餐与取餐。

早餐通常是5美元左右,正餐大致在8美元上下。店内点餐的话,如果买了可乐之类的软饮,店员会给你一个杯子,自行接打,而且是无限畅饮。

每家加油站的门前,都会显示出油价。对价格比较在意的话,可以对比一下,找家便宜的加油站。

与法国不同,美国的加油站几乎都是有人值守的(部分加油站晚上没人),因为,加油站都有商店,比如下图,是个最简单的商店。有的加油站附设的商店很大,犹如百货商场。

加油站最基本的商品,是各种饮料。顾客自取杯子、自行接打,然后到柜台付款。

咖啡自然不会缺少。法国各地的加油站,都是自动贩卖机,美国则是这般景象。它的咖啡分成不同口味,杯子则分为大、中、小三等。至于价格,大致在1.3美元左右。有些加油站早上的咖啡只卖0.95美元。

汽车旅馆有很多品牌,比较常见的,是假日。当然,它在汽车旅馆中,属于档次较高的,最低也得美元。

比较便宜的,是Motel6与Super8,大致在60-80美元之间。折算成人民币,您可能觉得很贵,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个价格真不算什么。如果您的月薪是元人民币,出门旅行,住60块钱的旅馆,应该可以承受吧?

打算下榻时,提前在网上预订固然好,但如果是临时决定,不妨直接把车开到接待处,交钱拿钥匙,再把车开到客房门前。次日离开时,将钥匙留在房间,直接走人便是。没有咱们的“退房”手续,更没有“查房”——因为入住时根本没收押金。

在国外旅游,谷歌地图是必备的,它比最能干的导游,还要强。比如,黄昏时经过一座城镇,有了它,就能立刻知道此地有哪些旅馆、价格多少。想省钱的话,通过它比价,并找到便宜的住处。比如下图,就是我在一堆六七十美元的旅馆中,找到的一个48美元的汽车旅馆。

驾车旅游,住在汽车旅馆是最划算、最方便的。因为,你可以把车停在房间门口,房中的设施,也没有因为廉价而简陋。

部分汽车旅馆的房费里,是包含早餐的。当然,早餐的品种与房费呈正比。

有些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还会有更多的商业设施,比如沃尔玛之类的大型超市。

我见到数家沃尔玛,营业时间特别长,比如有的午夜才打烊、次日6点又开门,有的甚至是24小时营业。

与国内沃尔玛相比,这里的经营品种更丰富,甚至包括枪械、子弹、轮胎、蓄电池。就连野营用品,也比国内专门的户外店,更为齐全。

也就是说,高速公路出入口旁边的商业区,不仅为高速公路上过往的人们提供便利,同时也是附近居民的消费场所。

第五,汽车早已成为人们追求生活的工具。

在欧洲旅游时,我注意到,多数人只是把汽车当成工具,而不是宠物或财产。用3-6个月的全国人均收入,买一辆车,是很常见的。美国同样如此。由于日系车具有售价低、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在美国占有率很高,据我在街头观察,大致是48%。而美国本土的汽车品牌,只占33%。不过,当地人在游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就不再是追求经济了。

比如,这样的宿营车,对于欧洲人来说,足够了。但对于美国人来说,它实在太小。

美国人似乎很喜欢用皮卡拖着这样一辆宿营车。

至于更大身材的宿营车,就更常见了。

这种宿营车的体积,基本上跟咱们的大金龙差不多。停车后,中间部分还能向外延展,车内空间之宽敞,可想而知。驾驶这种车的人,往往还会拖着一辆小车,以备抵达目的地之后使用。

在东海岸,前往佛罗里达的公路上;在西海岸,前往洛杉矶的公路上,这样的车,几乎一辆接着一辆,数量极多。

至于宿营车营地,也特别多。我曾到一个营地参观,电源、上下水、洗衣房、便利店,各种服务设施很齐全。当然,也有只能停车,其它服务一概没有的营地——价格自然比较便宜。在我见到的范围里,比较贵的营地是80-美元,比价便宜的营地是20-50美元。

分散的居住环境、完善的路网建设、严格的交通管理、周到的汽车服务,几个因素叠加,造就了美国人对于汽车的依赖,远远高于其它国家。汽车与生活的联系程度,也远远大于其它国家。因此,它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名副其实。

反观我国,但很多地区的人们,居住十分密集;很多地区的路,尚未形成“网”;与汽车相关的服务,存在诸多不便;绝大多数人的汽车生活,基本一片空白。由此可见,我国虽然也是地域辽阔,但对于汽车的需求,与美国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