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乐福年底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外资品牌超市门店至今,外资超市、便利店在中国有23年历史了。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现在有哪些外资超市和便利店呢?这份名单不包括来自台湾的大润发和香港的屈臣氏。
排名第一的自然还是世界最大的超市沃尔玛,年,沃尔玛在中国开了31家新店,包括27家大卖场和4家山姆会员商店,使得沃尔玛中国的店铺总量达到了家。年,沃尔玛中国的营业额达.78亿人民币,在中国排行第三,仅次于华润万家和大润发。
年2月,沃尔玛以2.64亿美元的价格购得好又多35%的股权,还向其他股东提供了3.76亿美元的贷款,换取另外30%的投票权,实际控制了好又多的经营。后好又多被沃尔玛收购,之后好又多的门面改成沃尔玛的招牌。
排名第二的是来自法国的家乐福,年它在中国拥有家店铺,营业额为.95亿人民币。近年来,家乐福在中国经营状态不佳,先是落败于沃尔玛,而后又是败给永辉超市,最后不得不出售部分股权。年1月23日,家乐福就宣称把部分股权转让给腾讯和永辉超市。
年,家乐福最早进入中国,在初期,由于政策的限制,因此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快。到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并承诺三年内放开国内零售市场。年,中国以法规形式取消对外商投资零售领域的地域、股权、数量方面的限制,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
中国放开零售业后,外资超市进入中国给整个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对于消费者来说,外资超市企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大卖场运营模式和一站式消费理念,包括良好的购物环境、丰富的商品选择、诱人的促销气氛、满意的客户服务等,对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对于内资超市企业来说,外资竞争对手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客观上也激励了国内企业努力提升自身经营水平。
年时,家乐福全国门店仅41家,年之后,家乐福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扩张,-年期间新增的门店数就达到家,是前九年所开门店的三倍多。
沃尔玛和家乐福刚进入中国时,凭借管理经验和资本的双重优势大肆扩张,用低价策略抢占国内市场,不断增强竞争力。
到了年,随着中国电商的崛起和本土的华润万家、永辉超市追赶,沃尔玛、家乐福虽然仍然保持庞大的销售额,但已经辉煌不再,扩张速度也慢了下来。
年,家乐福增速变缓,年的跌幅甚至超过了10%,门店收入的剧烈萎缩给公司带来了明显的经营压力。
排名第三的是来自德国的麦德龙,年麦德龙拥有92家店铺,营业额为.00亿人民币,单店平均营业额为2.亿人民币。
麦德龙于年来到中国并与中国著名的锦江集团合作,建立了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是第一家获得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在中国多个主要城市建立连锁商场的合资企业。和普通的超市不一样,麦德龙是会员制仓储式超市,必须要有会员卡才能购物,不过申请会员卡是免费的。
排名第四的是来自法国的欧尚,年在中国拥有77家店铺,销售额达.97亿人民币。
年,欧尚集团在世界五百强中排行第位,营业额达.亿美元,纯利润为3.10亿美元。欧尚在年进入中国,年与大润发合体组成高鑫零售。
排名第五位的是来自泰国的卜蜂莲花,年在中国拥有95家店铺,销售额达.00亿元。年6月23日,卜蜂莲花第一家大卖场在上海浦东杨高南路开出,之后在中国20年时间里,这家超市发展得并不顺利,长期陷入亏损的境地。
排名第六位的是来自日本的永旺集团,年在中国有67家店铺,营业额为.95亿人民币。
日本永旺株式会社是由国内外家企业组成的大型跨国零售集团,年集团名称由原日本佳世客整合设立,年8月21日正式确定为永旺株式会社。
排名第七的是来自日本的全家便利店,年在中国拥有家店铺。
排名第八的是来自日本的7-11便利店,年在中国拥有家店铺。
排名第八的是来自日本的罗森便利店,年在中国拥有家店铺。
日本的7-11、全家和罗森是世界三大便利店巨头,他们的主要经营模式是加盟的,因此销售额含金量和直营的相比要低很多。
此外还有来自韩国的乐天超市,因为萨德事件影响,到年基本已经退出中国。进入中国而后又退出的还有万客隆,这家企业虽然已经风光不再,但它的名字依然影响至今,很多超市不厌其烦地命名为克隆,如京客隆、重客隆、顺客隆等。
来自韩国的易买得、马来西亚的百盛百货、日本的伊藤洋华堂、英国的乐购和英国的玛莎百货等因为水土不服,也先后退出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哪些外资超市呢?(不包括港澳台的)欢迎各位网友补充,小编在此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