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进口食品增多,客观增加了临期“尾单”。(ICphoto/图)
31瓶意大利、法国进口红酒,折后才一千元出头。一位女士不断叮嘱店员,把酒装箱搬上自己的奔驰车,“我要带去五星级酒店宴客的,口感要好些。”
这家位于北京市区的进口食品特卖店内,花花绿绿的零食、酒水堆得像小山。因为临近保质期,这些远渡重洋的“高级货”被卖出了“白菜价”:网上售价8元一盒的泰国泡面10元3盒、7元一袋的40g菲律宾果蔬干卖2.5元……
其中,折扣最高的当属临期食品——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可安全食用和销售的食品。
长期以来,这些“尾货”在流通环节处于监管灰色地带——过期了就得作为动物饲料或垃圾销毁,但总有人想办法让它回流到餐桌。年7月,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就查处了一家修改食品保质期再销售的进口商,涉案金额达百万。
实际上,销售或食用临期食品并无问题,厂商清仓降损,减少食物浪费,消费者也收到实惠。
南方周末记者了解,互联网巨头也在靠近这条赛道。年7月,以“日期越近越便宜”为卖点的电商平台“好食期”的母公司获得阿里巴巴独家1.1亿元C轮融资;临期食品电商平台“甩甩卖”也于年3月获得万元战略投资;还有将校园作为首要落地场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