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团购得菜市场者得天下证券之星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 https://m.39.net/disease/a_13564219.html
10年打了8场烧钱大战的互联网行业,狼烟再起。这一次要烧的,是菜市场。不过,比起风口是什么,参与者是谁,似乎才是这场战役注定不一般的主要原因。最先入局的滴滴,是14年网约车大战的最后赢家。CEO程维在滴滴内部大会上表示,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跑步入场的拼多多,是把电商看似牢不可破的双寡头格局打破,并倒逼双寡头下场跟它进行百亿补贴大战的黑马。创始人黄峥在拼多多5周年演讲中表示,将亲自带队“多多买菜”;美团更是战绩显赫,不仅在年的千团大战和年的外卖大战中脱颖而出,还通过收购摩拜得以在17年尸横遍野的共享单车大战中幸存。创世人王兴在美团二季度财报生鲜的仗一定要打赢;18年新零售大战虽然没有烧出什么赢家,但生鲜电商却是在新零售泡沫破裂后唯一得以留存的产品,而在这个产品中三足鼎立的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这次也不甘落寞的入了局。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半壁江山,都冲进了同一个菜市场。它们拼命想要抢到自己篮子里的菜,就是社区团购。1。线上买菜简史如果说有什么消费场景既高频又刚需,那一定就是买菜。年,在纯线上零售天花板触手可及的情况下,头部玩家居安思危,纷纷开始向阿里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撒钱。而新零售的内核,就是乐观预期市场空间超过万亿,但互联网渗透率不足10%的“菜市场”。然而,无人零售店、无人货架的需求很快被证伪,在烧钱百亿遍地开花之后几乎全军覆没。进入年,新零售“套餐”中,只有生鲜电商这个赛道“春风吹又生”。以艾媒网给出的今年一季度生鲜电商主流平台月活人数排行,多点(Dmall)、盒马鲜生、每日优鲜、京东到家,分列前4。但虽然都是生鲜电商,各平台的模式却又分化严重,这前4家就是一家一个样。把生鲜电商的产业链拆开,无非是商品(A)、平台(B)、物流(C)三个模块。多点的模式是为区域性的连锁商超提供数字零售解决方案,虽然已覆盖全国1.3万家门店,月活人数也最高,但多点的本质只是当地超市数字化的工具,也就是B+C。因此,多数讨论并没有把多点圈进生鲜电商的范围。盒马鲜生则是在新零售风口中诞生新物种-跨界超市,即有线下对客的超市,又能线上点单配送到家,也就是A+B+C。每日优鲜和京东到家则是A‘+B+C。这个A’和盒马的A不同之处,在于引入了“前置仓”。虽然也有线下“超市”,但消费者并不能直接去这个“超市”消费,只能线上下单,然后商品从这个“超市”中配送到家。与此同时,京东还比每日优鲜多出了一个“多点模式”,那就是除了自己的前置仓,京东的平台和物流也帮沃尔玛超市进行销售和配送。不一样的运营模式,一样的烧钱宿命。生鲜电商战役1.0时代,就是简单粗暴的烧钱圈地,用更广的覆盖率筑起岌岌可危的壁垒。生鲜电商整个赛道都陷入了对“快”的盲目追求。而想要实现承诺的“半日达”、“一小时达”,就需要前置仓的密度足够大,外卖小哥足够多。可是多有钱的互联网企业也不能违背当下农业产业链和冷链物流的既有格局和刚性成本,更多的前置仓并不能摊薄成本,只能增加成本。因此,急于求成的生鲜电商,一下把卖菜玩成了“重资产+劳动密集”的模式。即便是美团的小象生鲜,在流量和劳动密集这块已有充分优势,最终也因为难以承受前置仓资产之重,让刚收购完摩拜单车本就不富裕的资产负债表雪上加霜,最后只得黯然离场。在死撑到最后爆雷的公司中,有不少是遭遇了撤资,但最多的还是死于搞会员制,要求充值。这些公司一半是傻(或者是还未被证实的坏),觉得金融工具能舒筋活血,比如呆萝卜;还有一半就是坏,最终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老总跑路、高管被抓,比如鲜生友请(这个谐音梗是真的破)。可买菜的生意,真的是“唯快不破”吗?2。团长加持,红海变蓝18年,在生鲜电商的修罗场外围,有一种神秘的商业模式已经悄然兴起并且初具规模,那就是社区团购。居住在山东烟台某小区的小程,亲戚在城郊经营樱桃园。某一天,她买菜的时候碰到隔壁李姐,李姐抱怨超市的樱桃又贵又难吃。小程说,对呀,自己亲戚那的樱桃又大又便宜,只是都是批发,一买就得买50斤。李姐说那容易呀,咱小区好几个人都想买呢,你帮我们买回来,一人分5斤不就得了。后来小区里更多的邻居听说了,都想找小程买樱桃。于是小程建了一个50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8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