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贴近消费者生活的零售业态,便利店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去年有83.3%的便利店企业开店数量和销售总额,同比实现了不同程度增长。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年中国便利店TOP榜单》显示,中石化易捷(家)、美宜家(家)、中石油昆仑好客(家)高居前三。
这是榜单上仅有的三家门店数破万的企业,领先地位不可撼动。但如果具体到某个区域,它们未必就是霸主。例如没有上榜的芙蓉兴盛,在湖南拥有超过1.5万家门店。见福则是福建便利店之王,拥有超过家门店,远超万嘉、易太、文献、汇宁等当地品牌,即使是美宜佳(家)也不是它对手。
据介绍,见福便利店成立于06年,是集大众消费、巷口文化、网络节点、具人情味为一体的便利生活方式提供者、智慧零售的创始者与践行者。门店主要分布于福建省内,并布局江西、四川两省,旗下拥有从业人员近万人。在《年中国便利店TOP榜单》排名第10位,剔除日资及非专业便利店,在国内专业连锁便利店行业排名第四。
见福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地位,离不开创始人张利的精心经营。上世纪80年代,他考入了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玻璃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银川玻璃制品厂。凭借出色的表现,一路提拔到主管技术的副厂长。92年的时候,他受命来到厦门,担任银城啤酒厂副总经理。
四年后,张利下海创立了厦门市雪津啤酒瓶装经营部。在创业过程中,他还不忘提升自己,跑到厦门大学读MBA,接触到“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最有价值的环节在于产业链的两端,要么做研发,要么做营销)。“研发没有戏,那就选择营销”,加上感觉批发生意已走到尽头,他决定涉足零售业。
在亲朋好友一片反对声中,44岁的张利在厦门乌石埔开出了首家见福便利店。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当时的国美如日中天,他突发奇想:“国美,就是把美国调过来叫国美,那我就把福建调过来,叫建福,好不好?后来,它演化成了见福。”
第一年,见福便利店开了5家店,而且都盈利了。不过很快,张利就陷入便利店“七年魔咒”——要熬够7年,有家以上规模才有盈利的可能性。直到年,见福门店数接近家时,才算是熬出了头。紧接着,他们走出厦门,开始布局漳州、泉州、龙岩、福州等地,期间还收购台资品牌厦门悦士便利店,整合厦门我爱我家便利店、晋江好的佳便利店。
在张利看来,企业规模扩大到家之后必然面临物流配送问题,这个规模不大不小,很难找到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于是五年前,他决定自建物流体系。年又投入5.5亿元建设了一个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涵盖多温带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承载未来家以上门店体量)、鲜食工厂、烘焙厂等,这正是见福在朝制造型零售企业转型的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年8月份,京东集团入主见福便利店。这是京东首次战略投资连锁便利店场景,也是继腾讯、阿里之后,又一家以投资方式入局便利店行业的互联网巨头。在接入京东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见福在福建全省以及成都实现了规模性扩张,未来双方将在采购、物流仓储、营销、金融等多个方面进行合作。京东、见福的强强联合,会给便利店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