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头巷尾的便利店24小时不打烊为疫情点亮

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0110/4324685.html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民们响应国家号召,“少出门,宅在家”,用“宅”的方式共同战“疫”。与此同时,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障市民需要,仍然坚守岗位,用自己的方式加入战“疫”队伍。

张雪薇是办公室部门的员工,据她介绍,从2月3号开始,北京就有家便利店恢复营业,直到现在已经达到了家。由于疫情的缘故,给便利店带来了重重困难,人手不足、物资缺乏、客流量下降……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得坚持。”张雪薇说。

安全:口罩、测温枪、消毒

一个环节也不能少

疫情初期,对于便利店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防护用品紧缺,护目镜、手套、帽子,都得紧张着用,最难的还是测温枪的供应。张雪薇回忆说:“当时测温枪去哪里都买不到,一把测温枪恨不得五六百块,都没处买去。”这就是便利店最艰苦的时期。

陈松是朝阳北路摩码大厦便利店的店长,下午两点,他在店里当值。此时客流量并不大,店内只有他和一名女店员值班,女店员清点完货架上的商品,紧接着开始店内的消毒工作,货架、地板、玻璃门,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陈松说,像这样的消毒工作,店里一天至少进行四次。

顾客进来了,“您好,现在需要给您测一下体温。”陈松脱口而出,他举起测温枪熟练地给顾客测温,一句话、一个动作已经变成了条件反射。有时也会遇到不配合的顾客,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陈松都会尽力地去说服。

最糟糕的情况,就是顾客没有戴口罩。“我们这个店在社区旁边,和顾客的关系可以说是像邻居一样。”在店铺里边口罩相对富裕的时候,陈松也会分给顾客一个口罩。到后来口罩紧缺,就让顾客在门口稍微等一下,由店员帮忙选购商品。

陈松告诉店员:“顾客既然能出门来买东西,他一定是有购物需求的,咱们要满足顾客需求。”

便民:坚持24小时营业

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陈松说,疫情防控期间顾客整体的购物能力相对平时上升了不少,大家来店里都会一次性买好近段时间内所需的生活物资。

为此,店内也提前加大了基本生活物资的库存,陈松还调整了店内部分商品,增多了5袋装泡面、整袋包子、馒头等大包装商品,以便顾客选购。在收银台旁边,也增添了一个特设货架,上面摆放着酒精、消毒液和口罩。

顾客的购物目标也变得十分明确,没有人会像往常一样悠闲,大家都用最快的速度采购完,再匆匆离去。还有特别谨慎的人,为了避开人群,选择在深夜出门囤货。

24小时便利店的优点就在于此,无论什么时候来,店里总亮着灯。陈松的店人手还算充足,尽管每天都不能休息,店员们也能做到轮班,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然而,也有个别店长,因为员工需要隔离14天,会自己在店里待上一整天,承包所有的工作,十分辛苦。

4月22日下午四点,又一个小伙子来到店里,他换上工作服,接替着陈松的工作。看着店员们忙碌的身影,陈松感叹道:“我特别骄傲,疫情防控期间没有一个人说最近特别危险,我不敢出门,我不敢上班。大家都愿作出贡献,有的小伙子还争着上班,太感动了,真的。”

温暖:每天能来喝一杯咖啡

就是我现在最幸福的事

陈松所经营的便利店是北京市的第二家,再加上店铺位置在社区旁,时间长了,和许多顾客的关系就变得和朋友一般。有的顾客自己一个人住,疫情在家憋着难受,就会经常来店里买东西,和店员聊会天再回去。

在店铺的墙上,挂着两面鲜红的锦旗,这都是疫情防控期间顾客送来的,其中一面锦旗是一位爱喝咖啡的顾客送来的。过年那会,大多数咖啡店都停业了,店里正好有现做咖啡售卖,这位顾客说:“每天能来喝一杯咖啡,就是我现在最幸福的事。”

提起这件事,陈松表示一开始大家都挺惊讶的。在大家看来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从顾客的角度上来说,确实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需求。“能给人提供一些真正的便利,我觉得便利店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目的达到了。”陈松说。

给人们带来便利,这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还存在着千千万万个24小时便利店。疫情之下,便利店内一直亮起的灯光不仅给人们带来温暖,也带来了希望。

出品:中国城市报-《观城者》

作者:余秋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