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邢家桥社区人兴路夜市一条街。(受访者供图)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近年来,为了服务基本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国家大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步行约15分钟距离为服务半径的多业态社区服务商圈,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
年7月,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同年9月,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已确定,加上前两批80个试点地区,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达到省级全覆盖。如今,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生活圈在全国遍地开花,并且各具亮点。
长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服务便民又暖心
乘车上班前,先到楼下的“老杨豆腐脑”吃份早餐;下班回家,顺路在小区附近选购水果、生鲜;周末来临,跟朋友在家门口逛街购物;有小修小补的需要,缝纫铺、维修部、打印社……各类便民小店在吉林长春各个社区随处可见。
年8月,商务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城市,长春位列其中。随后,一批业态齐全、服务优质的“便民圈”在长春市出现,光明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光明社区地处城市中心,基本商业业态齐全,在这里建设便民生活圈,应该从何处着手?社区最终决定,开展入户调查,对接群众需求,“群众缺什么,咱们补什么”。“要能理发和洗浴,让居民就近解决生活所需”“能不能帮我们老年人解决就餐问题”“建议在辖区内多引进修车店”……居民们的急难愁盼,社区工作人员一一落实。不久后,亲子阅读空间和敬老食堂等服务便民小店在社区先后成立。
为了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挥更大作用,光明社区将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对辖区内提供便民服务的商家进行详细统计,绘制出一张电子商圈地图,与商家信息一起上传到“朝阳生活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