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美二次IPO成不了中国沃尔玛,也打不过

白癜风扩散 http://m.39.net/pf/a_7574864.html

来源:读懂财经

作者

孙勇

编辑

武亚玲

年,总设计师的南巡讲话,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原本在复旦教书的郭广昌下海创办了复星;在国家体改委任职的冯仑创办了万通;在《管理世界》做副总编的陈东升更是一口气创办了嘉德拍卖、宅急送、泰康人寿三家企业……留洋归来的博士后张文中,则在年创办了物美。

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物美迅速发展。年营收破10亿,依靠收购重组等方式,一度占据北京1/3的零售市场份额,被称为“明日沃尔玛”。年,物美成为了第一家在港上市的民营零售企业;年,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零售企业。

然而,福祸总相依,人生亦无常。年,张文中锒铛入狱,物美也在最辉煌的阶段被按下了慢进键,最终不得不在年初私有化退市。

12年后的年,张文中沉冤昭雪,物美也随之再出发,近日二次递表港交所。

这是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单。依靠重拾并购、武装科技、转型生鲜,过去三年,新物美分别实现了.78/.47/.64亿营收、2.26/3.94/7.26亿净利润。

临近花甲的张文中,也再次满怀热忱,用万亿沃尔玛来类比新物美的零售野心。

不过,摆在张文中和新物美面前的难题是:

往远了看,虽然中美都拥有6万亿美元左右的社零总额,但由于诸多不同,我们并没有诞生沃尔玛的土壤。

往近了看,超市格局早已重新洗牌,物美很难打得过背靠腾讯、京东的永辉,亦难打得过背靠阿里的大润发、盒马。

/01/

新物美的“三板斧”

二次出发的新物美,交出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答卷。

根据招股书,//年,其营收分别为.78/.47/.64亿,净利润分别为2.26/3.94/7.26亿。其中,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6.4%、74.6%,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71.7%、84.4%。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新物美的“三板斧”。

首先是并购。年,其营收之所以会大幅跃升,主要是并购麦德龙的影响。

年4月23日,物美斥资亿收购了麦德龙中国80%的股权。并表后的麦德龙,为物美带来了.81亿营收,占其全年总营收的比重为37.1%。

剔除这部分影响,物美年内生营收为.83亿,相较年,增幅降至8.07%。

事实上,这是物美的常规武器。

老物美昔日被称作“明日沃尔玛”,也离不开张文中的系列并购手笔。年开始,物美通过托管、收购、重组的方式,先后控制了超市发、京北大世界等零售企业;被捕入狱的上半年,还先后收购了美廉美超市、新华百货等企业。

年出狱以来,除了麦德龙,在张文中的操刀下,物美还先后收购了乐天集团华北区21家门店,邻家便利店70多家门店,华润万家在京5家大卖场,并入股了重庆最大的国有商贸企业重庆商社集团,颇有当年的风范。不过,除了麦德龙,其他资产并不在新物美体内。

在招股书中,张文中也坦言,未来会继续寻找战略性收购的机会。

其次是科技。这从新物美将公司名称从“物美商业”改成“物美科技”便可见一斑。“数字化”几乎是物美招股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具体来说,物美的科技主要指多点APP。年诞生的多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

截至年年底,多点拥有超万注册用户,MAU超万;年,购买用户约为万,每个购买用户每月平均消费4.2次,线上零售额占物美零售总额的比重超70%。

依靠多点,物美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目前,其推出的“30分钟达”服务,已经能覆盖北京五环内94%的社区。

事实上,在21世纪的今天,几乎所有的零售企业都在强调科技。无论是永辉还是大润发,都推出了自己的APP,过去几年,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抢滩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

给传统行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也是最能忽悠资本的故事。卖服装的优衣库,曾强调自身是家科技公司;做金融的蚂蚁金服上市前夕,马爸爸还要求换互联网研究员来给公司估值。

但需要指出的是,多点也并不在新物美体内,只是作为新物美的数字化服务商。

再次是生鲜。科技只是路径,生鲜才是落点。

生鲜是生活刚需,高频消费。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年,我国生鲜市场消费规模由4.3万亿提升到了6.2万亿,年复合增速7.9%,预计年将达8.7万亿,年复合增速为6.8%。

从“大而全”转向“聚焦生鲜”,已经是大型连锁超市转型的明牌。大润发董事长黄明瑞就曾表示,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生鲜上,成为生鲜食品领域的专家。而永辉,更是自始至终专注生鲜,从而实现了差异化突围。

物美这几年同样在大力补课。年推出了“每日鲜蔬菜”,年又推出了“活鱼净膛每日鲜”,且76%的生鲜食品实现了产地直采。其在招股书中自称,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生鲜实体零售企业,年市场份额为16.9%。

对于练就了“三板斧”的新物美,张文中也报以极大的信心。其在招股书中举例沃尔玛,并表示,坚信未来中国必将诞生万亿级收入的流通产业巨头,还要将物美打造成中国的流通产业航母。

不过,画饼是一回事,现实却是另一回事。

/02/

中国出不了沃尔玛

往远了看,虽然中美社零总额相当,均高达6万亿美元左右,但实际上,由于诸多不同,我国并没有诞生沃尔玛的土壤。

纵观沃尔玛的发展之路,时间的沉淀不可或缺。

从年萌芽,到年正式起步,再到如今成为年营收超亿美元的巨头,沃尔玛足足用了60多年的时间。

这不难理解。一来,大型超市的扩张,更多依靠的是门店数量增长。而动辄几千、上万平的门店,属于绝对的重资产,每新开一家,都要在租金、装修、备货、人力等多方面投入巨额资金。

二来,超市本就是薄利多销的买卖,净利率普遍只有2-3%。新店开业大多还要先搞促销,待到新店成熟正常盈利,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前期投入大,后期回本还慢,这就注定大型超市的扩张不能一蹴而就。

而纵观我国大型超市的发展之路,年起步的物美,已经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了,至今也不过27年的时间。

没有足够长的时间予以它们施展,没跑出顶级玩家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更残酷的是,即便假以时日,我国也基本跑不出沃尔玛了。原因是半路杀出了电商这头拦路虎。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过去十年,电商发展如火如荼,阿里、京东们竞相崛起,包括超市在内的传统实体零售企业被迫不断收缩防线。

君不见,曾一度被称为中国零售业“黄埔军校”、高呼“电商不足为惧”的家乐福,早已卖身苏宁;大润发更是早在年便嫁入了阿里,只留下黄明瑞一句“赢了所有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的悲叹;而如今,即便是沃尔玛中国,也开始频频关店了。

具体来看,电商对线下零售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标品上,如年,家电网售额占比已达44%,服装网售额占比也已达31%。而这些产品,正是此前绝大部分大型超市的命脉所在。

事实上,如今大型超市集体转型生鲜也是无奈之举。生鲜虽看似前途光明,实则却是苦哈哈的生意,采购要深入田间地头,运输考验效率、冷链,且损耗极高,即便是做的最好的永辉,生鲜毛利率也仅为14%左右。

正因此,生鲜也是少有的,尚未受到电商太多冲击的品类,是传统超市必须抓住的稻草。

但战线的收缩,意味着生意越来越难做,这只会让我国超市龙头离沃尔玛越来越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美国也有电商,为啥亚马逊的成长,没有阻碍沃尔玛的脚步?

究其原因,电商在我国之所以能后来居上,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同品低价;其二,物流速度持续提升,带动购物体验持续改善。

而美国不同,其一,在亚马逊崛起之前,沃尔玛已经发展了30多年的时间,在供应链及经营效率等方面均已完成初始积累,这让其在商品价格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劣势;其二,美国地广人稀,物流速度明显更慢,这是亚马逊不得不面对的劣势,也是其没能颠覆沃尔玛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本身起步较晚,中途又遭电商阻击,我国出不了沃尔玛已经是不可逆的事实了。

/03/

物美打不过永辉、大润发

往近了看,即便不提虚无缥缈的“中国沃尔玛”,物美也不得不面对永辉、大润发等强手。

虽然最先起步的物美,算得上是我国现代化大型超市的带头大哥,但如今行业格局早已重新洗牌。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年超市百强排行榜中,华润万家以亿的含税销售额排名第一,大润发以亿的含税销售额排名第二,永辉以亿的含税销售额排名第三。

物美只以亿的含税销售额排名第七,不仅与前三名差距甚远,甚至也已被刚刚成立两三年的盒马鲜生超越。

总的来说,在通往万亿巨头的路上,物美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永辉。

永辉不仅规模更大,增速也比物美更快。-年,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9.01%、20.35%、20.36%,均为20%左右。未来大概率会是我国第一家营收突破亿级别的超市企业。

与营收对等的是门店。截至年年底,永辉大型超市业态门店家,全年新开家。而哪怕截至年年底,物美的门店数量也仅为家,相比年年底,仅净增43家。无论数量还是速度,物美都是落后的一方。

且在门店分布上,物美的门店全部集中在华北、华东两地。永辉在深耕福建、重庆、四川三地之外,合计已进入24个省市,基本实现了全国化扩张。哪怕是在物美的大本营华北,永辉也已经合计开设了近家门店。

具体到业务上,物美在招股书中反复强调的生鲜,在永辉面前也依然还是个弟弟。作为“农改超”模式的开创者,生鲜一直都是永辉最大的优势,占其营收的比重超40%,是所有超市企业之最。

其次是大润发、盒马。

大润发虽近年来陷入调整、增长停滞,但前期打下了庞大的江山。考虑到华润万家的销售额中还包含苏果超市的亿,如果只算单一品牌,排在百强之首的,无疑还是大润发。

且大润发嫁入阿里后,近年来也在持续推进科技改造,并加大生鲜投入,未来能否焕发第二春也犹未可知。

如果说大润发是阿里的“干儿子”,那盒马无疑就是阿里的“亲儿子”。盒马这两年势如破竹,成立第三年即实现了亿含税销售额,是百强超市中增速最快的那一个。

事实上,永辉的背后也站着腾讯、京东。前者持股5%,后者持股10%。腾讯对永辉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数据、算法等后台系统上,永辉的门店则已经接入了京东,二者在到家业务上展开合作。

张文中说“零售业就是高科技”,此言非虚。只不过,物美想用高科技来抗衡已获互联网巨头背书的永辉、大润发,显然并不容易。

这是摆在张文中和新物美面前的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