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付出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获。”可如今,把这句话放到某些社区超市老板的身上却偏偏变了味道。
下面是四川泸州某小区便利店张老板分享的故事:“几年前小区超市还没有那么多,来买东西的人也不少,我和老婆每天7点到晚上10点轮流顾店。虽说起早贪黑,但看到每天不小的进账,寻思就算苦点我俩也是高兴的。可突然间,感觉经济大逆转,网购爆发,顾客啥东西都能上网买了,市里大大小小门店营业额都直线下降,我们店每天买东西的人也缩水了近一半。索性我们俩把营业时间也拖到晚上12点,可还是无济于事。看着货堆压了一屋、房租还一直涨,老婆和我都急死了,眼看着孩子就要考大学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其实类似张老板情况的商超今年呈直线上涨,据不完全统计调查,全国有近90%的小超市老板正在遭遇如此经营危机。
让我们来看看,社区超市(便利店)危机来源有哪些?
拿张老板来说,其实同类型的社区商超普遍规模较小,辐射范围也就在小区及周边几公里之内,加之购买力局限和竞争增加,商超盈利增幅困难也是情理之中。再者,社区便利店客流量及购物量的局限性,也导致小商超在丰富产品及提升服务水准方面步履维艰,如此恶性循环只能等死。
随着电商迅速崛起,网络购物方便实惠、品种繁多等优点被推上台面。想想看,除非你半夜临时起意购物,否则大部分产品都可以通过网购囤货解决。仅仅于此,对线下小超市来说,生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也不存在长久的‘循规蹈矩’,想要在这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创新。”——《营销报》
超市转型逆袭,月收入过2万元
从被迫转型到主动出击。张老板从年上半年,小店经营惨淡入不敷出,自己也是尝试搞促销活动、进货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然而这并没有起太大作用,反而增加了成本。“当时头发都大把大把的掉,感觉辛苦经营5年的店铺就要关门大吉,用90后的话说,就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经人介绍转型加盟了菜鸟驿站。一开始也就是试试看,并没有太多期望,但自从年下半年加入菜鸟驿站,在人流量与收入方面相较之前确实有了明显提升。
刚开始加入,是为周边邻居代收包裹,每天有个50多个包裹,以前这些客户的包裹不管是放柜子也好还是放到其他代收点都要收费的,现在放在我们这免费还安全,包丢赔付。大家都很高兴。有些客户来取包裹就会顺便将家里急用的日用品选择在我店里面买了,哈哈。后面渐渐也有不少客户选择了在我这寄快递,寄件上面的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加上菜鸟驿站经常搞活动,能赚不少钱,这样,每个月通过菜鸟驿站的收寄包裹盈利就有元左右。我们对所有消费者实行永久免费存放包裹,这样有些包裹存放时间长的,客户来取包裹时候,都会顺手在店里带瓶水、带包烟、柴米油盐等等,人流量较之前翻了好几倍,营业额也跟着翻了2倍多,粗略算下来现在每月收入轻松过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