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应链之战已打响,零食量贩店为何无法革

一瓶瓶装水8毛,一份桶装方便面3元,一包蟹柳不到1块.....由“低价”风催生的零食量贩店的崛起,促使国内零食饮料赛道快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数据统计,自年起,国内零食量贩赛道累计完成起融资,涉及58个品牌,披露融资总额超亿元。仅年一年,相关门店数量就从家涨至家,迄今已达0家。

受到冲击的除了传统老牌零食品牌,还有街头巷尾的便利店。

过去一年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头部零食品牌集体降价谋求生路,其中,良品铺子产品价格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40%,且持续滚动式降价。

而另一端的便利店,日子也没有更好过。“同样品牌和包装的零食饮料,甚至是相同的矿泉水,在进货价格和售价上与折扣店品牌相比,几乎都没有任何优势。”线下不少便利店商家坦言。

尤其选址在居民社区及学校附近的便利店,甚至已经毫无招架之力。据江苏经济报显示,连锁便利店品牌“便利蜂”,目前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闭店潮,现在全国门店的数量已锐减了超过四分之一。

一向以零食饮料作为主要业务品类的便利店,能否与零食量贩店共存,已成为行业绕不开的思考题。

零食折扣店是否会取代便利店?

双方的供应链优势有何不同?

便利店和零食折扣店各自正在向哪个方向进化?

01.

占比超50%,便利店无可替代

对于消费分级日益明显的国内市场而言,价格永远是当前消费者首要的考虑因素。

根据招商证券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商超价格相比零食量贩店,约高出20%—75%;而便利店价格则相对更高,会高于零食量贩店约44%—85%;就连一向能拿到最低价的电商渠道,也都要比零食量贩店高约7%—59%。

这也是当前便利店短期内无法在零食、饮料品类,与零食折扣店相抗衡的原因。

另外,在零食饮料的产品种类上,零食折扣店能够为顾客提供的选择也要比一般便利店多得多。

目前,一家正常大小的便利店的商品SKU数量,大多在到左右,部分头部连锁便利店品牌,能做到以上,但其中包括了零食、饮料、日用品以及电子产品等多种商品品类。

而据《节点财经》统计,头部零食折扣品牌目前光是零食SKU,一般就有到个左右,像老婆大人甚至超过了个。

此外,折扣零食店的货架流转也明显快于夫妻店,像“好想来”每月会更新个品种,零食有鸣每月也能上新品种零食。

但便利店为何无法被取代?

原因是它有着自己一条不可被替代的护城河,即为顾客带来更人性化的服务。

如24小时营业,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便利店的主流运营节奏,这也是零食折扣店难以做到的一点;而深夜时间段,恰好又能为深夜工作者提供一个便利的休息就餐环境,提供情绪上的价值。

对于大多数熬夜加班打拼的城市青年而言,目前便利店已经是日常工作和生活里,不可被替代的一部分,也是深夜时间段下班后他们唯一的选择。

有数据显示,成都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目前已经达到79.7%,其他一线城市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大多也都是在50%以上。

除此之外从去年开始,鲜食热食赛道也成了便利店重注的领域。头部便利店品牌“全家”,从年5月开始,就将一天划分出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宵夜五个不同时段,全面开启了“一日五餐”策略。

到了7月,全家又在新一代门店中,专门增设了预制菜区域,每个区域配备一组双开门的7层冷柜。

同时在早餐上,各大便利店品牌也开始发力解决,消费者对早餐“快捷、美味”的需求。

新零售便利店品牌“逸刻”,就通过打造超过50个上海早餐工程示范点,在门店和流动餐车分别推出超过款和70款中西式健康早餐,尤其是推出特色的门店现制煎饼果子和手抓饼等,在上海当地吸引到了足够的流量热度。

因此,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一份快捷便利的热食,带来的不仅仅是口腹上的满足,更多的还有一份情感需求在内,而这种温暖零食折扣店目前难以做到,取代便利店终究也只是片面的想法。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到了年,中国消费者平均每次到便利店消费金额能够达到44.8元,有所提升。

虽然便利店短期内,零食饮料品类业绩会因为零食折扣店,面临下滑的局势,但只要将鲜食热食区域完善到位,不仅能够提高店铺毛利率,便利店本身的差异化优势也能够得以放大。

02.

错峰竞争背后是供应链上的差异

供应链范式梳理发现,在供应链上,便利店与零食折扣店二者的布局方向,也大不相同,这也决定了双方在竞争中,仅仅只会集中于零食饮料领域有摩擦,其他品类不会面对面“肉搏”。

目前零食折扣店和便利店一样,走的都是线下渠道,依靠加盟快速拓店,增加品牌规模和影响力,从而在上游供应商手中拿到更多的议价权。

不同的是,便利店需要依靠总部采购,拿到多品类的低价货源,而零食折扣店只需聚焦于零食。

得益于国内零食产业的成熟,因此,一个零食的细分小品类,就能够轻松找到上万家工厂,数十万个同类型产品,竞争的饱和给零食折扣店带来了比价优势。

另外,在零售行业中,无论是便利店,还是传统商场,都与供应商存在着账期问题,而零食折扣店大多采用现金直采的模式。

如头部品牌“零食很忙”就是采用大单采购、现金结算、无后台费用,以及阳光采购的生产模式,打造出了一条高效的供应链。

总体来看,零食折扣店就是通过减少中间供应链环节,直接与上游厂商和消费者对接,跳过中间经销商、代理商环节,降低采购成本,随后又利用大规模采购的优势,走量降低白牌产品成本。

信达证券研报所在分析报告中也总结:“单一零食量贩品牌的核心壁垒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产销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拆解为供应链效率和精细化运营能力,这背后所要求的是供给侧的规模效应和需求端的洞察能力。”

而商品品类众多的中小便利店,就难以做到零食折扣店的高效。目前便利店供应链上游,层级多且散乱,议价能力差。

虽然早在几年前,国内就出现了多家快消B2B公司,试图把便利店供应链的层级压缩,降低各个门店的订货成本,提高订货效率,但传统经销商的作用目前依旧没有合适的替代。

数字化虽然实现了信息和价格的透明,但传统的流通渠道仍然是主要货源点。并且对于各个上游厂商、品牌方而言,供应链中没有经销商垫资,整体销量会出现大幅波动;另外在库存仓储以及物流环节,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为了打破传统供应链的模式,便利店品牌从全链路数字化管理出发,寻找破局之路。

国金证券曾指出:中国便利店竞争核心将从位置、门店数量向经营质量、供应体系转变,品牌必须走标准化、规模化路线。

例如海外便利店品牌、全家等,都通过全链路数字化管理,高效运作着每一家门店。逸刻也通过打造自有商品的供应链能力、大数据、SOP操作经验,可以应时而变迭代升级门店模块,确保品质稳定且高于一般门店水准。

由此可见,便利店难以做到与零食折扣店那般,跑马圈地、快速迭代供应链,只能坚持长期主义,由品牌方从自有产品开始,逐步完成对传统供应链的升级,供应链优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而对于零食折扣店而言,谁能在短时间内大面积铺设店铺,用规模影响力去链接产品最优质,且价格最低的厂商,谁就能拿到领先于同行的优势。因此,各家零食折扣店品牌也能对简单的零食供应链,不断做出上下游的全面优化,提高运作效率,但射程也仅限于零食品类之内。

03.

未来一个在社区,一个在线上

据供应链范式观察,从当前发展的趋势来看,零食折扣店未来将奔着“社区商超”的方向而发展。在门店选址方面,零食折扣品牌除一线城市会开在商圈CBD地区外,下沉市场大多都分布在小区、学校以及产业园区旁,就像零食很忙的门店中有80%为社区店。

该类型门店分布结构的特点就是客源稳定、黏性高。依靠低价零食布局好基本盘后,零食折扣店能够依靠客流量,延伸发展新的商品品类,提高利润率,最终通过地理优势以及品牌影响,打造多品类社区商超,全方位服务区域客源。

而便利店品牌当前需要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打造立体化运营,重构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将门店发挥出新的作用,

据KPMGChina统计,目前已有超过80%的便利店企业,正在搭建会员体系。会员体系不仅能够高效提高销售转化,还能通过私域流量的活动发布,提升会员客单价。

好的线上服务,不仅可以对商品起到推销作用,同时这也是便利店品牌,构建价值壁垒的核心环节。

像门店的官方群内,每天都会发布不同的折扣促销商品,吸引消费者前去,并且群内还会发布相关的福利活动,送出特定的礼物,将门店打造成消费者不可缺少的生活支点。

另外,随着国内外卖配送服务体系的完善,对于便利店而言,线上下单的人数已经开始渐渐成为主流,缩减成本拿到线上价格优势,再配合线下门店做好食热食这类品质服务,这是数字化升级后,国内便利店的未来新形态。

图片来源:零食有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