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后劲很大的作品可能是近3年最佳华语电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微信群 http://www.gxwow.com/shenghuo/baike/3048.html

看完一部好电影的感觉,就像孤身在异乡的小旅馆灌下了一瓶劣质白酒,想靠它助眠,却越来越清醒,这时候特别想通过手机或者网线抓到一个人来聊个通宵,又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搜肠刮肚的那些都是妄言。

过去2年,《大佛普拉斯》这部电影就像刻在我的脑子里,总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想拿出来说道说道。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起一个词:举重若轻。它有华语电影难得的轻盈感,作为一部低成本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片,它有悬疑、性、谋杀等刺激感官的元素,它套着黑色喜剧片的外壳,内核探讨的是贫富悬殊、底层失语、公平、宗教、孤独、欲望等任何时间发生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沉重话题,它没有俯视底层讲众生皆苦挤观众眼泪,导演通过旁白告知“你们千万不要把这个故事当真了”。没有“过猛”,也没有“炸裂”,它是充满野心的,也是戏谑、内敛、真挚的。

01

《大佛普拉斯》的故事背景是台湾南部,主线围绕着3个男人展开,一个叫肚财,是个捡破烂的;一个叫菜埔,是个工厂门卫兼送葬队业余鼓手。还有一个叫黄启文,是一家佛像制作工厂的老板,这个工厂就是菜埔上班的地方。某一天,闲着无聊的肚财和菜埔调出了老板黄启文的行车记录仪,发现里面记录下黄启文很多寻花问柳的画面,故事就此展开,情节并不复杂,开始到中段甚至可以说有点平淡,即便最后的高潮对于濡染了各种套路的观众来说简直“平平无奇”,当然,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从第一分钟开始,导演黄信尧就开始念起旁白。其实这实在是冒险的手法,打乱节奏、让观众不能入戏,翻车的旁白电影比比皆是。不过,《大佛》的旁白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或在解释剧情、或在说明人物关系,或在“开车”,或在吐槽,就像一个悠闲的B站弹幕,金句频出。

这部电影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黑白的,但肚财和菜埔调出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是彩色的,看着黄老板游戏人间,两人感叹:“有钱人的人生果然是彩色的”。有很多影评据此说穷人的生活是黑白的,而权贵的生活是彩色的,我觉得其实不然,比如不少黄启文的场景其实也是黑白的。导演黄信尧在年1月接受采访时说:“行车记录仪虽然没有摄制到车内画面,但对于菜埔和肚财来说,听着声音就能有无穷想象,彩色也是暗示他们对Kevin(启文)董事长日常生活的想象。”换言之,行车记录仪是一个虫洞,把肚财和菜埔两个最底层的小人物拉入权贵阶层的视角,那些彩色是他们对不可能进入的花花世界的终极想象。

免费看片有风险,当肚财和菜埔看到记录仪里黄启文谋杀叶女士的视频后,惊喜变成了惊吓,两人手足无措,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求生拜佛驱除厄运。罪人在佛像里藏尸,好人到处求神告佛,罪人、好人和路人都把宗教视为救赎自己的寄托,在生活的慌乱中寻找一种安慰,一种安稳。肚财和菜埔求神路上导演讽刺火力全开,两人越一本正经观众越觉得荒谬搞笑。肚财和菜埔绝望了,不光警察局和法院是有钱人开的,寺庙一样嫌贫爱富,“这神喔,有时也会挑人”。

02

佛不渡众生,人人自渡,佛不是来解救众生的,佛只是来观察众生,儒家文化经常安慰每个人再卑微,都要用一种“自我认可”的方式活着。

肚财在外面的大城市拼搏过,不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下只能捡破烂营生,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每天在便利店关门的时候,拣几份快要过期的便当和菜埔分享。被垃圾回收站里的同学训斥、克扣,也只得低声下气唯唯诺诺,唯独在和菜埔相处的时候很嚣张,比起菜埔,他当然是见过世面的,“他这辈子可能只有在这货柜屋里才能找到一点点自信。”

老实胆小的菜埔,在送葬队里敲个鼓都敲不好,随时被领队揍。菜埔对一切都逆来顺受,因为他有牵挂,他有个生病的老母亲。菜埔不抱怨,接受命运对自己的一切安排,菜埔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分母,随处可见。

海龟身份的黄启文,看似风生水起、势力很大,也只是食物链的中段而已,既要拉拢和依附高委员和副议长这些政商上层,必要时还要献身秘书长(是的,你没有看错,没发现的倒回去看叶女士的吐槽)。面对委身自己多年的情人叶女士的要挟,杀心立起,一个为了往上爬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的人,“敢做别人不敢做的,敢赌别人不敢赌的,他的人生就是这样赌出来的”。拿下假发的启文,变秃了,也变态了。

菜埔出场不到3分钟的小叔,几个动作几句台词就把这个人物刻画得让人印象深刻。菜埔和肚财的朋友、只负责吐槽不负责办事的土豆,肚财在废弃的房子里碰见那个要自杀的人,一句台词也没有,虽然一闪而过却让人心有戚戚。

我最喜欢的是“释迦”这个角色,导演在旁白里说他是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浪汉,住在没人用的海防卫哨里,“是一个晚上需要听着海浪才睡得着的人。”“四处逛一逛”,全片只有一句台词的他,冷眼观看人间。喜怒哀乐,是非争斗,他都在一旁犹如不存在的放空。“释迦再怎么逛,认识的也只有肚财这个朋友。”有人觉得释迦就是电影里的“大佛”,这样的解读结合上下剧情当然很有道理,不过我把他理解成一个正常的角色,因为我身边也有释迦这种人,生活困顿四处流浪但是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哲学,不知道他来自哪里要去哪里,在人间,却是人间的旁观者,在哪一天又消失不见。

电影准确、生动的人物群像让这个看起来略显荒诞的故事让我们相信一定在某地发生过,它对所有人物都是平视的,没有一味的贬低富贵同情穷人,每个阶层的人有同样的困境。

03

电影在最后20分钟设置了两个高潮,一个是情绪上的。这一段是我最喜欢的:长镜头填满了整片稻田,配着一段轻快口哨音乐,让人恍然以为是看周杰伦《稻香》的MV,散落一地的破烂,摔烂的机车,裹着白布画着圈圈的身体——肚财死了。“隔天早上肚财在圳沟里被发现,警方在他身上验出很高的酒精值,表示他应该是喝酒醉出车祸的,但我们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喝酒醉撞死人,肚财应该是中华民国在台湾少数喝醉酒被撞死的,而且村子的人都知道肚财是不喝酒的,就算说他要喝也没钱喝到不省人事。”念这段旁白的时候,导演是整部电影里最严肃的一次。一个捡垃圾的死了,因为什么而死谁在乎呢。作为唯二的朋友,释迦倒觉得“肚财现在死了并没什么不好,起码在他死的时候,在地上还能画出一个人形。像他这种孤独的流浪儿,应该是死了很久之后才会被人发现。那个时候尸体都烂光了,只能勉强在地上画出尸水的圆形。”肚财的真正死因,只有菜埔和看电影的观众能猜到。

菜埔第一次进入了肚财的家,他走进肚财的“宇宙飞船”,那里整齐地摆着满满肚财从娃娃机上夹回来的娃娃,认真地张贴着肚财剪下来的杂志女郎,天花板平整地贴着世界地图,菜埔坐下来了,娃娃正好围着他,他是世界的中心。不管在外面如何的卑微,在肚财的小宇宙里,所有行星都在围着他转。

菜埔第一次真正理解了自己的朋友,在后面的送葬路上,因为肚财的遗照,菜埔爆发了,和土豆扭打起来,他用一种对于自己性格最极端的方式宣泄自己,有谁又曾理解过他呢。佛家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花一叶就是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用孤独这个坚固的外壳守护各自内心的宇宙,这是外人无法探寻的境地。

电影到这里,被那种暖暖而无奈的情绪完全填满了。

另一个高潮是情节上的。电影开始于葬礼,终于葬礼,准确的说是两场葬礼——肚财和叶女士的(当然叶女士的葬礼是隐藏的),起点和终点接在一起,围成一个圆,像一个漩涡,周边的人的命运都开始被改变了。导演用很精妙的一段交叉蒙太奇交代大佛运往法会会场和肚财送葬之路,在送葬路上,没有下雨的路上积了很深的水,“也许是肚财希望菜埔他们送到这里就好,接下来的路他要自己走。”

大佛一边的剧情则更加魔幻,盛大的护国法会开始。众多僧侣向大佛诵经吟咏。但这时,佛像里却传来了阵阵敲击声,蜡烛被吹灭,声音越来越响,大师们满脸大汗,面面相觑。

置身大佛里的不止叶女士,也许还有屏幕前的我们,那一声声撞击,即使头破血流,也无人知晓。无论社会如何分层,不论贫富贵贱,众生皆解脱不得,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平等。

电影最后的彩蛋,台风来了,在倒塌的工厂里,残缺的佛像到处都是,大佛里的秘密当然是被发现了,工厂破产了,菜埔捡起几本色情杂志,在废墟上慢慢看,时间无声流过,有点“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意思。

宗教贯穿整部电影,导演对宗教的态度各人自有理解。有趣的是,在佛教盛行的台湾,很多神明并不依附于流传的故事或者历史,而是依附于人的念头,人认为它能拜,拜了能灵验,它就成了神,就像土豆说的“连猪八戒都有人拜”,为了升学、为了升官、为了生子、为了中彩票等等,人们倒头就拜的其实不就是自己的欲望么。

感谢阅读。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