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充满力量,我是‘老板’了。”24岁的小峰(化名)曾患上严重抑郁症,被鉴定为精神残疾四级。半年前的他,从没想到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老板”。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筹备,3月30日,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凤城融爱家园”内的融乐善便利店正式营业了。这是一家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公益便利店,通过技能培训后,让一批身体、智力障碍人士经营便利店,融入社区社会。
与小峰一样,融乐善便利店的“老板合伙人”,还有志伯、阿朗、阿琳(皆为化名)。他们一位是抑郁症患者,一位是肢体障碍人士,还有一位是智力障碍人士。便利店顺利剪彩开张后,四人的新生活也随之开始了。
▲小峰等三人查看货架货物中
四人特殊相遇
在成为“老板合伙人”之前,小峰、志伯、阿朗和阿琳四人有各自生活轨迹,彼此交情并不深。
志伯是四人中,最为年长的一位,年近五旬的他也是最沉默寡言的一位。“过去他算是一个高才生。”凤城融爱家园的社工称,志伯有高中学历,这在一众特殊人士中显得十分特别。
志伯有一位姐姐,过去曾与她同住,后来因进厂工作而搬到了北滘,剩下志伯一人生活至今。“我们经常见到他一个人买菜,一个回家,没有人陪着他。”社工称,一直以来,志伯就鲜少与他人交流,家人曾带他寻医问诊,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症患者。
如果说在性格上志伯是“冰”,那么24岁的小峰就是“火”。小峰同样是一名抑郁症患者,但他说话声音嗓门高,容易情绪激动。日常,小峰要靠一定的药物稳定情绪。而阿朗和阿琳,则是凤城融爱家园的学员。凤城融爱家园是顺德区第一个残疾人枢纽型综合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融入社区及社会的机构。
社工称,作为学员,阿朗、阿琳每周会定时参与一些活动及庇护工场的工作。据悉,自小行动不便的阿朗,是一名肢体障碍人士。尽管如此,阿朗勤奋、踏实,给社工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阿琳则是一名智力障碍人士,但性格积极、乐观,还会力所能及学习一些技能。
在凤城融爱家园“融乐善便利店”项目出现之后,社工机构便开始广泛寻找适合的人选来担当这一公益便利店的“老板”。
“这是一个针对残障人士创业就业的项目,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过程中,社工机构有主动寻找,也有面向学员的意愿征集。“后来确定了这四人,通过电话联系,将他们召集在一起。”社工介绍称,他们中,有强烈自主创业就业意愿的,也有能力突出散发“闪光点”的。“像小峰,他一定是有‘领导范儿’的。”
▲阿朗担当收银员的“重任”
成为“老板合伙人”
在项目设计上,融乐善便利店被视为一家专门为残疾人提供创就业及劳动技能训练的“公益便利店”,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及专业实操训练,使一批残疾人掌握如何运营一家便利店的技能,从中实现自我照顾和可持续性发展,最终能自然融入社区等社会环境中。
对于特殊人士而言,开便利店并不是一件易事,包括进货、铺货、做经营计划、结算等等,每一个流程都是一个挑战。为了能够顺利掌握便利店业务,小峰、志伯、阿朗、阿琳四人早在开业半个月前,已在社工机构接受必要的培训。
首先是角色的分工。由于阿朗行动不便,在便利店中,阿朗将担任好收银员的角色。而性格较为热情的小峰,则更像是一名“店长”,带领性格较为内敛的志伯以及阿琳,负责便利店内货品盘点、导购等工作。
此外,他们还需要熟悉流程及业务。小峰介绍说,自己每天一早9时就来到了凤城融爱家园,先进行理论培训,随后一小时后开始实操课。
“其实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不太会用收银系统,由于流程繁复,我们在专门的设备上实操,指导他们。”该社工称,在学习能力上阿朗稍弱,因此前后大概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才让他掌握好最关键的收银技能。“大家都很好学,积极性及主动性都很高。”在培训过程中,一般以鼓励为主,一般鲜少批评,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心。
▲便利店配备的办公室
让更多残障人士融入社会
这些天来,四人相互照应,不断磨合,成为彼此依赖的好伙伴。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筹备,今天,融乐善便利店正式营业了。
开业第一天,小峰就很兴奋,现场主动为市民导购。他说,自己的“创业梦”终于实现了。“过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乱,感觉这里碰一碰,那里碰一碰,没有人生目标。”小峰说,便利店正式开业之后,觉得自己终于有一点成就感。“我是‘老板’了。”
而在收银台处,阿朗还是有一些紧张,在使用收银系统的时候会遇到“卡壳”的情况。“不怕,自己已经尝试了第一步了,慢慢熟悉就好了。”阿朗说。
关于融乐善便利店
融乐善便利店采用“实体+流动销售”二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在主营民生类消费品外,还售卖一些残疾人手工艺品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