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知乎上有人问便利店有哪些品类,并且希望列举7-11和全家便利店的。下面一众答主对外资便利店大为吹捧,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供大家进行参考!一家便利店的商品结构中,有以下几大类目:1,香烟及相关商品:香烟、电子烟、火机;2,休闲食品:糖果、巧克力、蜜饯、膨化食品等;3,非食:日用、美妆、纸品等;4,鲜食/速食:蒸包、茶蛋、烤肠、关东煮等;5,乳制品:常温奶、低温奶、冷冻冰糕等;6,烘焙制品:面包、三文治等;7,饮品:咖啡、奶茶等;8,酒水饮料:水、饮料、酒等;9,服务类项目:各种充值、洗衣、充电等。以上,基本涵盖了当前便利店内经营的所有品类。后面会附上,标准便利店的二级分类可以作为参考。我在这里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千万不要被这个分类所累,便利店可以+任意品类!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回答中,我都在反复的强调,便利店、便利店,满足的就是人们便利属性消费的门店。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我渴了想要立即买瓶水喝,马上走到离自己最近的便利店买瓶水;或者走到一家便利店旁,忽然想起自己要买盒香烟。我们把这种需求叫即时性需求;我在一家便利店内买饮料,忽然发现这家便利店上了一款新酸奶,包装很漂亮。虽然我没有购买酸奶的需求,但还是买了一瓶尝试了一下。这些需求叫做冲动型需求;家里突然没有透明胶布了,现在必须要使用,而附近的大卖场太远。没办法就得到附近便利店买一个,这种需求是应急性需求。所以,即时性需求+冲动性需求+应急性需求=便利性需求。满足便利性需求的店即为便利店。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什么是便利店可以查看这个文章:邸一:颠覆你对便利店的认识,读懂价值百亿!传统上的认知,我们认为有了香烟酒水饮料、零食大碗面的店就是便利店。后来7-11/全家来到我们身边后,我们发现便利店里原来还可以有蒸包、关东煮。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便利店。可这些就是7-11/全家的原创吗?不是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供销社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记着童年里的歌词:供销社中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在以前的供销社中销售的品类非常广,基本上日常所需都能买到,就相当于现在的便利店。以前,我国从南到北,还有一个复合的便利店形式,那就是报纸摊。报纸摊销售报纸+杂志+玩具+香烟+早餐+公交充值+水果+……。可以说,这就是最早的便利店+。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类店已经被逐步取代。如果各种资讯APP没在中国大行其道,我们多半会发展到岛国那样子,便利店中销售杂志、漫画、书籍。无独有偶,铃木敏文(7-11创始人)刚在美国发现的时候,他的展现形式其实就是个微型的“小超市”。里面除了正常方便面饮料水,还有三文治、汉堡、热狗等速食。初期这些店是开在加油站,米国大家也都知道地广人稀,买个东西要开车,一买买一堆。在路上有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就在加油站的便利店里解决了就餐的问题。铃木敏文看见了这个店,觉得“哎呦,不错哦”,可以引进到日本。然后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引进到了岛国。问题是,在米国三文治、汉堡、热狗就是人家正常的饮食。岛国不行啊,岛国吃米饭,靠海!所以人家针对岛国人民的需求。上了关东煮,饭团,炸品等鲜食商品。看了上面的案例相信大家已经基本了解,无论是过往的便利店模式还是当前的便利店模式。大家不是在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自己商圈顾客的需求进行了升级和创新!所有便利店中售卖的商品品类,其实针对的是顾客的便利性需求,有需求人家才在店里卖!所以各位同行,请注意!千万不要被当前的便利店分类所累(读三声),可以借鉴,但是我们要知道,品类源于顾客的需求。只要顾客有需求,便利店可以加入任意营业资质允许的品类。比如:你的店在办公区,都是年轻白领,在基本品类的基础上就可以加入蒸包、关东煮、快餐;你的店在社区中,都是家庭性消费,就可以加入水果、蔬菜、熟食、生鲜。小区内快递量非常大,有条件就可以和菜鸟驿站等合作,进行引流;下面这两张图片就是融合的好例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便利店+料理便利店+咖啡便利店+千层饼综上所述,手抓饼、菜鸟驿站、快餐、奶吧……这些都可以和便利店进行完美的融合,变成便利店中的一个品类。便利店中的品类结构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时代的变迁,消费的变化不断升级迭代的!下附便利店品类列表:-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