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网财经」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表示,一些商家为了增加交易机会,通过制造虚假好评等方式欺骗消费者,“整治刷出来的好评”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专业人士认为,电商平台、直播卖货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渠道,但如果将科技变成造假工具,虽提升短期的数据表现,却丧失消费者的信任。相反,看似传统的便利店正在利用科技将真实好物带给消费者。
“刷单炒信”已是顽疾
《人民日报》介绍了多位消费者的亲身经历,他们都曾因信任网络好评而遭遇消费陷阱,最终发现所谓的高人气网红店铺实际上商品质量有瑕疵或者服务不到位,存在制造虚假好评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邹笑表示:“网络点评的价值,在于通过真实的用户反馈,反映商家口碑,方便消费者作出决策。大量虚假点评的产生,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对那些守法依规商家的正常经营造成了影响。”
实际上,“刷单炒信”已是顽疾。据统计,截至上半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的“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件,罚没金额2.06亿元,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直播是“刷单炒信”的另一个重灾区。这个行业看似繁荣,其实不乏虚火。众所周知,直播电商退货率居高不下,头部主播退货率在10%-15%左右,而行业整体退货率更是达到30%-40%。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刷单。一位不愿具名的专业人士解释,刷单早已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刷单能带来好看的数据,给主播带来高额的佣金,因为大部分会直接跟GMV关联。
针对以上现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8月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刷单炒信”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更为明确的认定标准和规制措施。
让“好评”被真实看到
为了避免被虚假好评误导,消费者程诚在购物时不只看买家好评,还要看中差评,浏览论坛、观看测评节目等,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程诚说:“如果电商平台、点评类应用中的消费者评价都是真实客观的,我们买东西其实可以不用如此麻烦。”
但在电商直播中,消费者只能听到溢美之词,根本没有时间全面评估,一键下单之后,可能收到的却是伪劣产品。中国消费者协会调研显示,有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产品质量是主因。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时候销量是考量网红带货力的唯一标准,他们往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