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国全家便利店总经理朱宏涛加盟了鲜生活,任职总裁一职,这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可能显示内资本土便利店有发展机遇。
基于此,在《商业观察家》举办的第三届新零售峰会上,我们重点邀请了朱宏涛来分享其对中国便利店行业未来发展的看法,以及鲜生活最新业务进展。
鲜生活目前定位做便利店的“安卓”系统。提供从运营、商品、系统到资本几乎便利店全链路的解决方案,向行业输出。
朱宏涛认为,未来区域便利店的发展会更快速。但瓶颈在于成长、数字化运营和资本三块。
(以下内容根据朱宏涛口述整理)
过去我在上海做过调查,(那时)上海单人家庭比例已经超过20%,在东京、首尔和台北都已经超过30%。便利店所提供和贩卖的是一个人的生活,这一个人的生活里面,我们怎么让消费者觉得更贴近和更方便。
过去几年,(单人家庭)国内也是一个正向成长的趋势,我们可以从图表看到,目前整个全国的比例,包括一二三四五级城市,(单人家庭占比)已经突破了16%,北上广深因为没有(最新)完整的调查,但从过去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已经突破了20%。
我们认为在这样一个(高速)成长里面,便利店这个业态,未来在国内应该还是会多元呈现。不管是外资便利店还是内资便利店,大概都会齐头并进。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各地区便利店的发展会更快速一点。
一
瓶颈
在这些发展的过程当中,目前的便利店会有几个瓶颈,或者是痛点。
第一是整个成长的瓶颈。不管是日商的成长、管理团队,或者低成本的运营、人员的招聘,或者是商品的差异化,因为店数不够充分,要做到区域独买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
第二是数字化运营。在一些小型零售里面,数字化运营就是手工管理的部分,一直到下一个IT部分,(才)通过技术的力量协助手工管理。
管理要数据,没有数据就没有办法做统计,未来(便利店)的数字化运营希望做到ITAC部分。
最后一块瓶颈是资本化的运营。
(过去)我们协助了好邻居,从原来8千多万美元的全资收购,(经过经营提升改造)一直到年12月份的估值翻了快一倍。
目前在国内便利店行业有松连锁紧连锁(之分),这个紧连锁和松连锁是我过去提出的一个名词,紧连锁是什么定义呢?就是说你能不能把加盟店店长换人,换一个人经营。
通常如果总部可以换掉一个店铺的主管就是紧连锁,如果不行就是松连锁。
按照、年连锁协会的统计,国内68个便利店品牌,全部的平均日商是元。而在我们的统计里面,在外资便利店或者说紧连锁的便利店里面,日商大概在元。
一般便利店的经营,这是我的理论,大概会有五个支撑,两个奠基架构起来。五个支撑,是所谓的开发力、商品力、然后到营业力、加盟力和后勤供应力,这是很重要的支柱,另外两个奠基,一个是训练系统,因为开店要有店长,要有人员,如果没有完善的训练体系,很难做到源源不断开门店。第二个,其实不管是新零售也好,老零售也好,我们很多分析也是基于大数据,没有数据就不知道怎么做这些品类分析。
(我们)希望在这两个奠基下面架构起来顾客和会员。
二
人货场
我们在协助好邻居改善案例里面,我们可以很简单的分为人货场,我认为改场要一年的时间,改货需要1到3年,改人需要3到5年。
人又分为内部员工怎么面对消费者的改善,一个是怎么样让消费者对你这个既有品牌有重新的认知,也需要一段时间。
场在好邻居的案例里面,我们协助好邻居在这一年之内,不管是便利店也好,还是社区店,做了很多调整和改善。
还有一个是在新开店的选址,我们在人流采点的统计上,科技化的手段上,我们不同的店做了一些不同的实验。未来我们的规划部分,希望可以做到所谓的有人店带无人店,一家有人店可以支撑两到三家无人店的经营。
其实无人店也需要有人,只是客流比较低,我认为超过个客流的需要有人服务,如果这个之下,一个办公商圈只有一千个消费者,他平均来客只有人,开一个店是没有效益的,这时候有一个无人店,白天有就近店铺的服务和资源,协助整理,这是比较有效益的。
另外,我们也认为,除了有人店支援无人店,还可以支援自动贩卖机,更多的地方是用小型的自动贩卖机做替代和补充。
我们在杭州一个真实无人店的情况,通过人脸识别,我们知道这个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段,大概是谁,这个月已经来了第几次,他进来的动线是什么样的,停留时间等等。
在货的部分,目前为止国内的便利店在几个外资品牌里面,以北京为例,第一名的日商是2万块钱,第二名是在元,第三名是00元,第四是元,这是北京11月的真实调查数据。国内的便利店大概可以分为几个梯队,在不同的单店单日营业额里面,可以通过人货场的调整和协助改善,来协助国内便利店从业做一个提升。
比如在货的案例里面,外资品牌的冷藏乳品里面,新鲜的牛奶,新鲜的酸奶等等部分,七天的牛奶,21天的酸奶,冷藏的茶饮料等等,这个类别是(内外资便利店销售)最大的差异。
三
竞争
便利店的竞争对象是三个。第一个是便利店和超市的竞争,你怎么在包装规格上做到差异,更小的包装,更及时的配送,新品的及时更新。
第二个是便利店和小卖店的竞争,作为冷藏乳品和饮料的竞争,在这个商品品类里面做到最大的差异。夫妻老婆店最大的挑战在于这些短效期商品的管理,(也是)未来国内的便利店里面可以做提升的部分。
第三个才是便利店和便利店之间的竞争。便利店之间的差异就会走到所谓的饭鲜食,不是因为别人做鲜食我们就做。这个也是有阶段性的,如果卖三天的面包都管理不好,七天的牛奶管理不好的时候,你卖一天的鲜食是有很大挑战的。
我们在协助好邻居的过程中,做了一个调整,比如说这是年11月的数字,好邻居改造之前,整个冷藏乳品和饮料类别只有(每天日商)多块钱,经过整个商品构成的改善,可以成长到元。这跟外资便利店相比,仍然有元单店单日营业额的差异。
再往下,比如说我们改造前的夏天,好邻居在冷藏乳品和饮料,可以从之前的每天元到改造之后的0块钱。特别明显的是冬天的部分,过去冬天冷藏乳品和饮料,在北京销售比较困难,会降到多,但保温柜和热饮的部分,会有块的增量。经过调整和改变,增长到了块,比夏天还要高。
鲜生活是什么角色呢,我们希望在这个中间架构一个中台,通过智慧化的系统,在不同的模块上提供不同的资源和协助,协助国内同业在日商提升,数字化升级和资本估值三个方面,帮助到国内便利店竞争成长,达到这些国内便利店日商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