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手艺带动中国脱贫户家门口增收新华

在永济市东开张村惠畅土布文化产业园,农民在纺线。新华社记者柴婷摄

新华社太原6月1日电(记者王学涛、王皓)67岁的农民张拉拉拾起年轻时的手艺,便在村里找到了工作。她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闲了过来,忙了可以走,织一米布12元,做纺线、刷线等活儿一小时10元。

“做饭、种地都不耽误,非常自由。”她说。张拉拉是山西省永济市东开张村的脱贫户,除打理10亩地外,她一有时间就到村里的惠畅土布文化产业园里织布,一年能挣多元。

14年前,余艳平开了这家文化产业园。她是东开张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惠畅土布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余艳平看来,经过几十道工序纯手工制作的老粗布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百余名农村妇女在此产业园就业。

传统工艺有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优势,成为精准扶贫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了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去年,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地方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多个,带动近50万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余万人。

在四川、青海、贵州等地,特色食品农产品、“车间经济+炕头经济”、少数民族旅游文创产品等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纷纷落地生根,有效带动当地困难群众增收。去年3月,西藏首批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尼木县挂牌,通过藏香、藏纸、普松雕刻等制作技艺,为百余户近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工作人员在长治市壶关县郭氏羊汤饭店制作羊汤。新华社记者柴婷摄

目前,山西省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20个。长治市壶关县的郭氏羊汤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就是其中之一。“壶关郭氏羊汤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国芳介绍,工坊已带动周边12个行政村的余户脱贫户增收。

脱贫户杨志红在壶关县郭氏羊汤饭店上班,每月工资元,相当于家里3亩多庄稼地一年的净收入;脱贫户程文苗和丈夫原来当建筑小工,两人一年挣不到一万元,如今他们靠养羊一年赚三四万元。“工坊收购我们的羊,价格比市场上高一点。”程文苗说。

如今,郭国芳有餐饮直营店、加盟店41家,工业化系列产品在多家便利店、多家超市中销售。年销售额为2.4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额是去年前两个季度的总和。

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吴军说,长治市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个,其中25家在开展扶贫工作,带动余户脱贫户就业。“在非遗众多类别中,能够带动脱贫致富的主要是传统手工技艺类。”

中国各级政府在强调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同时,也在为非遗产品的展示、宣传、销售创造便利条件。

脱贫户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制作茶饼。新华社记者王皓摄

宁武“九峰毛健茶”取材于山西北部宁武县管涔山脉海拔米的岩石山坡,如今在山西省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扶贫超市、农网商城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宁武县政府还免费为它在县城提供了一家实体销售店。

“宁武县毛建茶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存海是第四代传承人。去年,他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60户脱贫户余人参与到茶叶采摘、制作、加工等环节,户均增收余元。

“多亏了老张的工坊,我们的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脱贫户张玉文与张存海同村,如今已能熟练地加工毛建茶饼,一年收入3万元。

近年来,张存海研发创新了毛建茶加工工艺和专用机械,对毛建茶根、茎、叶、茸毛进行细化分解,分解后的茶香味浓厚、口感滑润。为扩大生产,今年他种植了亩毛建草。

“祖上以制茶为生,现在我通过电商将茶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非常自豪。”张存海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515.html